文档详情

地质录井教材.pptx

发布:2020-02-24约1.74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质录井; 目 录 一、地质录井概述 二、钻时录井 三、钻井取心录井 四、岩屑录井 五、井壁取心录井 六、常规荧光录井 七、特殊情况下资料录取 ;一、地质录井概述; 1、概念:钻头钻进单位进尺所需的纯钻进时间。 单位:min/m,保留整数。小于1分钟按1分钟计算。 连续测量、每米一点或特殊情况按需要加密。  2、要求:井深以钻具计算为准,单位为米(m),保留两位小数。 3、钻具管理:准确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和下接单根)、两对口(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单根允许误差±5mm,记录精确到0.01m;倒换钻具应记录清楚,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 4、井深校正:以钻具长度为基准及时校正仪器显示和记录的井深,每单根应校对井深,每次起下钻前后,应实测方入校对井深,录井深度误差应小于0.2m,不能有累计误差。 5、应用:反映地层的可钻性。 可以辅助识别岩性; 卡取心层位; 地层对比; 划分储集层;裂缝性储层钻时突然变快或出现钻具放空, 是缝洞发育的特征。;三、钻井取心录井; 4、钻井取心井深控制:  (1)决定取心起钻前、取心下钻到底取心钻进前、取心钻进结束割心前,应在钻头接触井底,钻压为2-3t的相同条件下丈量方入;  (2)下钻前应核实取心钻具组合长度。   5、注意事项:  (1)取心钻进过程中,应正常录井,钻时记录应适当加密。  (2)取心钻进过程中,不能随意上提下放钻具,应杜绝长时间磨心。  (3)合理选择割心位置,取心进尺小于取心内筒长度0.50m以上。  (4)取心起钻过程中,防止岩心脱卡掉入井内。  (5)起钻全过程应注意井下情况,观察记录井口、槽池液面及其油气显示情况,出现溢流或灌不进钻井液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岩心出筒及油气水观察 (1)取心钻头出转盘面立即盖住井口;  (2)丈量底空(从取心钻头面到取心筒底部无岩心的空间长度);  (3)用专用工具依次取出岩心,先下后上,从右到左依次放入岩心盒内。 (4)取心钻头一出井口,立??观察记录从钻头内流出来的钻井液油气显示情况和特征。 (5)边出筒边观察岩心表面油气外渗情况;含油岩心,擦净表面,及时描述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含油岩心,采用无色玻璃纸包装封蜡;其他岩心用水清洗。 (6)含气试验。将储集岩岩心浸入清水中,观察记录岩心柱面、断面冒气泡大小、产状(串珠状、断续状)、声响程度、持续时间、冒气位置个数及与缝洞关系,有无H2S味,冒油花油膜面积等,并用红蓝铅笔圈出其部位,用针管抽吸法或排水法收集气样。 (7)记录岩心破碎、磨损情况。 ; 7、岩心丈量 (1)岩心清洗后,应对好岩心自然断块的断面茬口,破碎的岩心按岩心直径大小堆好,严重破碎的岩心装袋,按岩心顺序合理摆放,恢复岩心顺序。 (2)用红色铅笔和直尺在排好顺序的岩心上划出方向线,自上而下在每个自然断块上编排岩心号、标出指向岩心底部的箭头。 (3)用钢卷尺沿方向线一次丈量岩心总长(精确到0.01m),岩心总长超过本次取心进尺或取心收获率低于取心质量标准时,及时分析原因。 (4)每半米标记号,在方向线上半米、整米记号处用快干白漆涂成直径1cm的实心园,漆干后用绘图墨汁在实心圆中标明半米、整米数值。在该筒岩心的底端注明单筒岩心长度。; 9、岩心的整理与保管  (1)岩心装盒:丈量后的岩心按井深自上而下、从左至右,依次装入岩心盒,并贴好岩心盒标签。 岩心盒标签; 9、岩心的整理与保管  (3)岩心分块编号 按自然岩心段(破碎岩心一袋为一个自然岩心段)由浅至深依次编号,分块长度一般碎屑岩储集层不超过0.2m,泥岩、碳酸盐岩、火成岩及其他岩类不超过0.4m,并在每筒沿新的首尾填写该筒井段。 用规格1.5cm×3cm的卡片填写,书写方向应同岩心标示箭头方向线方向一致。 沿方向线贴在岩心自然断块或每个装破碎岩心袋子的中部。 10、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1)一般岩性厚度≥0.1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有物、油气水产状等有变化的均应分段;小于0.1m的层,作条带或薄夹层描述,不再分段。 (2)0.05m≤厚度<0.1m的特殊层,如油气层、化石层及标志层或标准层均应分段;厚度小于0.05m的冲刷、下陷切割构造和岩性、颜色突变面、两筒岩心衔接面及磨光面上下岩性有变化均应分段。 (3)含油气岩心描述应结合岩心出筒及整理过程中油气显示观察记录,综合叙述其含油气特征,准确定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