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加强廉政风险管理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有企业加强廉政风险管理的思考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廉政风险管理影响着国有资产的合理化利用。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廉政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改革创新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给纪律监督、“三重一大”决策监督等提出新思路,赋予新内涵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廉政风险 管理 防控体系 思考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一、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现状
整体而言,近些年来,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时代限制和其他客观原因,其廉政风险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廉政风险管理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
国有企业是属于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目前在廉政风险管理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由于历史原因,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廉政风险管理过程中,部分领导干部的风险管理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受到人际关系的情感制约,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廉政风险管理的具体执行工作一般由年轻团队进行,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廉政风险管理和监督,年轻团队缺乏经验,存在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廉政风险管理收效甚微。
(二)廉政风险管理技术上的短缺
据了解,国有企业在廉政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采用设立廉政监控部门对内部业务和人员进行风险管控,而廉政监控部门主要负责人一般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内部业务和人员的监控,有效地分析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风险,但对人员的要求却十分严苛;不仅需要对廉政风险管理有全局把控能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高管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繁重,廉政风险管理技术存在短缺,这就导致高管在廉政风险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企业内部稳定性。
(三)廉政风险管理制度上的缺失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国有企业进行廉政风险管理的根本保障。目前国有企业整体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针对廉政风险管理方面的制度仍然存在不完善、修改不及时或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内部廉政风险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导致风险管理存在漏洞。
二、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实施的关键环节
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实施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其实施的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得各级领导干部重视
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须高度重视廉政风险管理工作,认清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的实质,积极配合廉政风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廉政自查、时刻监督等工作,为企业整体廉政风险管理树立标杆。
(二)强化培训,提高全员廉政风险管理意识
廉政风险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须开展全面的培训工作,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有效监控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三)善于学习,提升风险管理技能
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出去,多向优秀的企业学习,总结符合本企业廉政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其次,对廉政风险管理相关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风险管理专业技能。
(四)抓住风险管理的重点
主要体现在廉政风险管理工作中对全局的把握,加强对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控,例如对于企业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管理人员,需要将其廉洁从业和廉洁自律情况、“三重一大”决策情况或者直接涉及到“人、财、物、事”的情况作为重点监察的对象。
(五)持续跟踪
廉政风险管理绝非单一项目,须长时间跟踪和反馈,所以在国有企业廉政风险管理中,须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定期对于重点岗位和事项进行跟踪,不断完善管控方式方法。
三、如何构建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体系
(一)构建一体化的企业管理系统
在本过程中,要重视制度的作用,通过制定规范化章程将“人治”逐渐转变为“法治”。企业需要将一体化管理方式作为实现企业各项业务高效运转的核心内容,保证企业各项业务间的协调性与系统性,确保企业各项业务能够有序运行。其关键要素是要确立制度,所以制度建设是企业预防腐败及实施奖惩的重要参考标准。要对权力的使用加强监管及约束,构建程序合理、高效管用、内容科学、配套完整的制度管理系统,这也是当前国有企业完成新发展目标及实现新跨越的保障。因此,一定要确保反腐倡廉的工作制度能够融入到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建设中,促进整体性规划政策的实施,提升各项制度的执行效率,达到流程控制、制度防范、监督有效、科技支撑的管理目标。
国有企业需要从源头控制出发,依据“权责对等、用权受控、有权有责”的理念,全面实施流程、职责划分、规章制度这三项内容的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责任的强制约束;通过流程,对所有环节实现有效制约;利用完善的规章,实现体系的约束,实现“文本支撑一套制度、手册统领一本管理、模式保障一种运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