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觉学集合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正常AC/A值型—基本型外隐斜 体征: NRA减弱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镜片通过困难 MEN结果+0.25D 正常AC/A 隐斜 B1 BO 加正镜至模糊 加负镜至模糊 6米 9 EXO x/20/12 10/16/6 40厘米 2 EXO 18/24/12 14/22/9 +1.75 -2.75 40厘米 +1.00 10 EXO 26/30/1 6/14/2 正常AC/A值型—基本型内隐斜 症状: 长期抱怨视疲劳 看远看近模糊 复视 体征: 看近和看远时内隐斜眼位基本相等 远近负融像性辐辏(NRV)减弱 远近集合灵敏度减弱,使用BI时明显 体征: PRA减弱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完成困难。 BCC+0.75D AC/A正常 正常AC/A值型—融像性运动障碍 症状: 1.常见于学龄青少年、成年人、屈光不正长期未矫正者 2.视远或视近时视物模糊 3.近距离工作后有不舒适感 正常AC/A值型—融像性运动障碍 症状: 4.症状随时间加重,晚上更明显 5.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后,注意力无法集中 6.希望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 7.初步双眼视检查不能解释与视觉有关的症状 8.晚上或近距离工作后延上方疼痛 正常AC/A值型—融像性运动障碍 特征 无显著的隐斜 正负融像性辐辏(PRV、NRV)均减弱 集散灵敏度BI,BO减弱 正常AC/A值型—融像性运动障碍 体征: 双眼调节灵敏度,+/-2.00D镜片均感困难 NRA/PRA均减弱 单眼调节灵敏度可正常 正常AC/A 外隐斜 内隐斜 融像 远近眼位 一样 一样 无明显斜视 NPC 变远 PRV(正融像性给) ↓ — ↓ NRV(负融像性给) — ↓ ↓ 集散灵敏度 (BO明显)↓ (BI明显)↓ (BO.BI明显)↓ 外隐斜 内隐斜 融像运动障碍 NRA ↓ — ↓ PRA — ↓ ↓ +/-2.00D +2.00D困难 -2.00D困难 +/-2.00D困难 MEM +0.25D +0.75D AC/A 正常 正常 正常 功能性眼球运动异常 阅读时重要的眼球运动成分: 注视运动 扫视运动占10%每次扫8~9个字距 返回运动占10~20% 功能性眼球运动异常 症状: 1.常见于5~13岁儿童 2.定位功能差 3.频繁反复阅读某几行字体 4.阅读时过度的头部运动 功能性眼球运动异常 症状: 5.阅读时有跳字,跳句子现象 6.从白色书写板上抄写到纸上困难 7.填写一些比较接近的字母是容易出错 8.眼与头配合不协调 体征: 1,遮盖试验时,注视功能差。 2,注视不稳定,缺乏集中注意力 3,可伴有行为方面异常 4,客观观察眼球运动的测试中,行为低于正常。 双眼视觉学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 集合不足 集合过度 散开不足 散开过度 单纯外隐斜 单纯内隐斜 假性集合不足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诊断 高AC/A值型双眼视异常: 集合过度 散开过度 低AC/A值型双眼视异常: 集合不足 散开不足 正常AC/A值型双眼视异常: 基本型外隐斜 基本型内隐斜 融像性集散运动功能障碍 AC/A 指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率 即:每1D的调节反应,就会产生一定的调节性辐辏 AC/A 设备与视标; 1.综合验光仪 2.近视力测定杆 3.近视力表,视力相当于20/20,一排柱状视标 AC/A 1.阶梯法(Gradient AC/A) A.适当照明。(中度照明) B.注视40cm处,相当于20/20一排柱状视标,在CAMP活ADD的基础上,双眼同时添加+1.00D球镜度,放松调节,测定其眼位,并作记录; AC/A C.双眼前加-1.00D球镜度,刺激调节,再 测定眼位,并作记录; D.用两次结果的绝对值相减,再除以2,即 得AC/A AC/A 2.计算法(Calculated AC/A) AC/A=PD+M(Pn-Pf) PD=以厘米为单位; M=近隐斜的测量距离,通常为40cm,以米为单位代入计算; Pn为近距离隐斜量;Pt为远距离隐斜量; 外隐斜-;内隐斜+ 低AC/A值型-集合不足 症状: 1.近距离阅读需求与实际用眼能力之间不协调 2.视近物时有重影、复视感、模糊、聚焦困难,字体发生流动、跳动 3.眼部有牵拉、紧张感,眼球酸胀、眼周围疼 4.无法集中注意力,希望尽量避免近距离阅读 低AC/A值型-集合不足 体征: 看近时外隐斜大于看远4棱镜度 集合近点(NPC)变远,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