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生物期中考试题目.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动物类群对应的特征及动物代表搭配不正确的是( )
动物类群
对应特征
动物代表
A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
B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血吸虫
C
节肢动物
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蜻蜓
D
线形动物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
2.如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
卵生、体内受精 B. 体内受精、有脊椎
C. 用肺呼吸、卵生 D. 卵生、有脊椎
3.下列叙述不符合骨骼肌特征的是( )
A.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同一骨的两端
B.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
C.骨骼肌的收缩可使骨围绕关节运动
D.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协调能力增强
B. 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C. 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增长
D. 饭后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锻炼,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5.下列是某校学习小组同学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蚂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6.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动物数量越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
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7.截至2016年1月底,西非国家中发生了多起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并且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关于该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营养方式是腐生
C.没有细胞结构,能在环境中独立生活 D.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病毒
8.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C.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9.下列关于四类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只有③没有细胞结构,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①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②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C. ①进行分裂生殖,④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D. 只要接触①②③类生物,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10.如图是部分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据图分析( )
A. 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远 B. 猫和虎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
C. 图中表示的虽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D. 食肉目包含的动物种类比猫科少
11.下图为4种食品中四种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其中最易患贫血病的是( )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 B.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
C.脂肪只在小肠内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D.淀粉只有到达小肠后才能被分解
13.腊八粥是我国传统美食之一,主要原料为糯米、黏(nian)米、绿豆、红豆、黄豆、黑豆、花生、莲子、大枣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豆、红豆由胚珠发育而成,大枣由子房发育而成
B. 花生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里
C. 若一日三餐只食用腊八粥,不符合合理营养的要求
D. 糯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萌发出新植株
14.下列各处氧气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吸入的空气 ②细胞 ③血液 ④肺泡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1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吸气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肋间肌、隔肌处于收缩状态 B. 外界大气压大于肺泡内气压
C. 胸腔容积变小,其内气压变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