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二).doc

发布:2020-02-23约1.2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开放性地寻求设计方案,培养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用方程组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难点: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初步体验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其实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也能用方程组解决. (出示问题)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1 :5,现要在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上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结果取整数)? (二)探究新知: 以上问题有哪些解法?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思路: (1)先确定有两种方法分割长方形;再分别求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计算分割线的位置. (2)先求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比,再计算分割线的位置. (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 …… 学生经讨论后发现列方程组求解较为方便. (三)实际应用:   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设未知数 找相等关系 列方程组 检验并作答 如图,一种种植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和BCFE.设AE=xm,BE=ym,根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约106 m处,把这块地分 为两个长方形.较大一块地种甲作物,较小一块地种乙作物. 你还能设计别的种植方案吗? 用类似的方法,可沿平行于线段AB的方向分割长 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讲评. (四)巩固新知:   学生在手工实践课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要用20张白卡纸制作包装纸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底盖3个,如果1个盒身和2个盒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纸盒,那么能否将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请你设计一种分法. 按以下步骤展开问题的讨论: (l)学生独立思考,构建数学模型. (2)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3)学生板书讲解. (4)对方程组的解进行探究和讨论,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结果. (5)针对以上结论,你能再提出几个探索性问题吗?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讨论,你对用方程解决实际的方法又有何新的认识?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116页习题8.3第1(2)、4题。 选做题:教科书117页习题8.3第7题。 备选题:  六、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