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平衡系数检测技术研讨nj2012-10.ppt

发布:2017-06-19约9.24千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位移测量的软件流程图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5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利用鼠标芯片测量位移的一组实验数据 5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5 存在的技术问题与对策 五、存在的技术问题 与对策 * * 5 存在的技术问题与对策 * * 5存在的技术问题与对策 * * 5 存在的技术问题与对策 * * 5 存在的技术问题与对策 * * * * 谢谢各位! * * * * * * * * * * * * * * * * 2 无载测试技术的发展 * * 2.5 测试方法比对分析(续) 电梯平衡系数无载测试技术已经研发十几年,影响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有两个: a)推出的相应检测仪器,其检测精度指标不明确或未得到计量检定、未得到行业认可; b)采用的测力、称重等测试装置在检测作业现场安装不便捷。省去了装卸砝码的环节,增添了复杂的仪器现场安装调试,检测作业时间与效率变化不显著。 注意到,近期相关网站上关于德TUV公司ADIASYSTEM电梯检测系统的功能介绍中,不再有曳引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的描述。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三、新方法的技术方案 与数学模型 * *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电梯平衡系数检测新方法是基于动态运行功率与运行速度精确测量, 通过专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平衡系数值。 * * 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速度测量装置7对电梯钢丝绳2的线速度测量,换算出电梯轿厢3的运行速度;通过电能测量装置5实时采集电梯曳引机1的功率信息;检测数据处理系统6收集测试数据,依据曳引式电梯运行原理与运行中的能量传递关系,经计算得到平衡系数的数值。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4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3 新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数学模型 * * 检测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 本检测新方法需要的检测数据只有电梯空载运行功率与运行速度2项,都可以在被测试电梯运行现场直接测量。 (2) 实施检测时电梯不需要加载负荷,其测试装置的现场安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3) 测试结果准确,得到的平衡系数测试值与按电梯检验规则测试的结果一致。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四、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变频电动机的功率测量技术 ◆ 梯速的CCD非接触测量技术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5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电能测量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5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5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由于电梯曳引钢丝绳或限速器钢丝绳分别与轿厢连接,故可以通过测量曳引钢丝绳或限速器钢丝绳的位移,间接得到电梯的运行速度。 * * 5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传统的梯速检测方法: a) 按GB/T 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使用转速表记录电动 机转速,通过减速比、曳引轮直径计算轿厢运行速度; b) 使用电梯速度计(俗称转速表)测量,例如使用EC-2100或EC- 900电梯速度计,将速度计的周速环(俗称测速滚轮)与运行中 的电梯曳引钢丝绳或限速器钢丝绳轻轻地接触,可测出钢丝绳的 线速度。 * * 在实施上述检测中,测量装置需要与被测机构良好接触,通常由检验人员手持检测仪器操作,其操作水平直接影响检测精度;周速环的磨损及其打滑也会造成检测误差。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4 核心检测技术研究 * * * 孙立新 2012-11-16 引 言 十分感谢中国特检协会组织了这次会议,使我们有机会在苏州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