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ay入crystallography.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回摆法的应用-判断晶格类型 倒易点阵为原始格子 回摆法的应用-判断晶格类型 倒易点阵与旋转轴平行的点阵平面为带心网格原始格子 回摆法的指标化 没有指标化的衍射斑点没有精确的结晶学意义。 回摆图的指标步骤: 1)根据l和晶胞参数,绘出与旋转轴垂直的倒易面网 如c*b*面网。 2)按回摆角和入射方向、晶体取向,绘出回摆角及X 射线过倒易点阵原点的二边。 3)在2边线上,找到圆心,以1为半径划出2圆,相交 出的2月牙图形内的倒易点阵与衍射斑点对应。 4)用等z等x网读出各层线上的衍射斑点的值,从0层开 始进行指标化。 回摆法的指标化 +Z -Z +Y 001 012 013 062 03-3 等倾华圣堡法-原理 接收底片的直线移动,使一个雨滴变为“点线”, 使一排雨滴变成“点面”。底片的曲线移动,使一个雨滴 变为“曲点线”,使一排雨滴变成“曲点面”。 等倾华圣堡法-原理 接收底片的直线移动,使一个雨滴变为“点线”, 使一排雨滴变成“点面”。底片的曲线移动,使一个雨滴 变为“曲点线”,使一排雨滴变成“曲点面”。 等倾华圣堡法-原理 接收底片的直线移动,使一个雨滴变为“点线”, 使一排雨滴变成“点面”。底片的曲线移动,使一个雨滴 变为“曲点线”,使一排雨滴变成“曲点面”。 底片的移动变化,可以使原来的点、线变成规则 的图形。使原来重叠的点、线变成展开的“线和面”。 等倾华圣堡法-原理 原理--- 用层线罩实现只让一层衍射斑点照射到底片;并用晶体 旋转2°,相筒同步移动1mm的装置,实现将一层衍射 斑点展开成二维斑点。 z x x j x 等倾华圣堡法-实现 原理--- 用层线罩实现只让一层衍射斑点照射到底片;并用晶体 旋转2°,相筒同步移动1mm的装置,实现将一层衍射 斑点展开成二维斑点。 等倾华圣堡法-实现 n层 0层 z 1 n R O O’ S S’ X-ray n层 0层 z/2 1 n R O O’ S S’ X-ray z n m 直射华圣堡 等倾华圣堡 盲区 无盲区 等倾华圣堡法-衍射点的分布 1.通过旋转轴的倒易点阵行列在华圣堡图上的表现(0层) g O S X-ray P w F -F Q -Q (俯视图) 底片垂直屏幕运动 左半边 右半边 g/2 底片 w g O P 底片移动方向 180° 360° 当w转动90°时,g转动180° 180° -180° 90° 270° 左半边 右半边 g=2w?tanj=63°26’ j 等倾华圣堡法-衍射点的分布 1.通过旋转轴的倒易点阵行列在华圣堡图上的表现(0层) g O S X-ray P w F -F Q -Q (俯视图) 底片垂直屏幕运动 左半边 右半边 g/2 底片 g=2w?tanj=63°26’ P’ P” g=w g=2w g=w d d w P P’ P” d g=w±d d=cosw+d 等倾华圣堡法-衍射点的分布 1.通过旋转轴的倒易点阵行列在华圣堡图上的表现(0层) g O S X-ray P w F -F Q -Q (俯视图) 底片垂直屏幕运动 左半边 右半边 g/2 底片 w g O P 底片移动方向 180° 360° 当w转动90°时,g转动180° 180° -180° 90° 270° 左半边 右半边 g=2w?tanj=63°26’ j 0层:z=0 x=OP sin(g/2)=x/2 x=2sin(g/2) 非0层:z=0,R=cosn=(1-(z/2)2)0.5 sin(g/2)=x/(2R) x=2Rsin(g/2)=2cosnsin(g/2)=2 =(1-(z/2)2)0.5 sin(g/2) g=2sin-1(x/(2cosn)) 等倾华圣堡法-衍射点的分布 1.通过旋转轴的倒易点阵行列在华圣堡图上的表现(非0层) g O S X-ray P w F -F Q -Q (俯视图) 底片垂直屏幕运动 z R g O S X-ray P w F -F Q -Q (俯视图) 底片垂直屏幕运动 底片 R P’ P” g ‘ g “ d d 等倾华圣堡法-衍射点的分布 1.通过旋转轴的倒易点阵行列在华圣堡图上的表现(非0层) g O S X-ray P w F -F Q -Q z R g=w g=2w g=w d d w P P’ P” g O S X-ray P w F -F Q -Q (俯视图) 底片垂直屏幕运动 底片 R P’ P” g ‘ g “ d d 等倾华圣堡法-衍射点的分布 2.不通过旋转轴的倒易点阵行列在华圣堡图上的表现 g O S X-ray P w F -F Q -Q (俯视图) 底片垂直屏幕运动 底片 R P’ P” g ‘ g “ d d g’=w+d g”=w-d cosd=(Rcosw+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