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模的国际比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保健储蓄基金(medifund) 1.是在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均无法提供保障的情况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2.政府拨款建立保健信托基金,覆盖对象为那些没有参加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计划或那些已经不符合参加上述两种计划条件的人。 3. 可向保健基金委提出申请,由委员会批准和发放。每年有超过99.9% 的申请人获得资助. 二、组织与管理 (一)新加坡政府在储蓄医疗中的责任 一是对公立医院进行财政补贴; 二是制定并实施医院重组计划,以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优质服务的目的; 三是对医疗费用进行调控。 二、组织与管理 (二)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 医院 综合诊所 医疗服务 医院A (不补贴,比例低于35%) 医院B1 补贴20% 医院B2 补贴65% 医院C 补贴89% 医院B2+ 补贴50%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为综合诊所和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两级,既有政府建立的公立机构,也有私人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 四、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及问题 (一)特点: 具有资金纵向积累特点,有利于抑制对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和超前消费。 医疗保险网能保证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得医疗服务。 能较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保健筹资费用问题,解决了“代际转移问题”。 在运行中,不但消除了传统社会医疗保险和国家预算型保健制度的第三方付费弊端,还能克服商业医疗保险消费不公平现象,管理效率较高。 (二)问题: 过分强调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性。家庭之间不能互助共济,共同承担风险。对于收入低或无收入的人群,因其个人帐户资金储蓄不足,患病时就可能没钱治病。 (二)主要优点: 资金纵向积累,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费用意识,利于抑制对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和超前消费。 (三)存在的问题: 过分强调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性。家庭之间不能互助共济,共同承担风险。对于收入低或无收入的人群,因其个人帐户资金储蓄不足,患病时就可能没钱治病。 改革: 1.将公有医院进行改组,交由市场经营 2.放宽参保年龄限制,提高待遇水平 3.推出新的医疗保险计划,鼓励私人保险公司参与医疗保险管理。 国家 医疗保险体系 参保范围 筹资 管理体制 基金使用 医疗服务体系 新加坡 保健储蓄计划 医保双全计划 保健储蓄基金 雇员 雇主 工资的6-8%;雇员和雇主各一半。 账户有最高和最低限额。 个人医疗储蓄账户归个人所有,计息,可以继承。 支付本人及家庭成员的住院和部分昂贵的门诊检查及治疗费用 雇员 雇主 从参加者的账户中提取少量费用。根据年龄不同而不同,每月保费从1-11新元不等。 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统筹使用。 重病住院的医疗费用,支付扣除保健储蓄计划后的80%。 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穷人 政府设立的 救济基金 保健基金委员会 穷人向基金委员会申请 分综合诊所和医院两级。诊所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补贴,负责辖区内的医疗、预防保健并负责向医院介绍病人。医院对由综合诊所转来的病人提供服务。工作人员是政府雇员,拿固定薪水。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院。 几种主要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的比较 类别 国家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储蓄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 筹资方式 依法纳税 法定参保缴费 强制储蓄 选购缴费 运营机制 财政二次分配 横向统筹,现收现付,互补共济 纵向积累,自保为主 现收现付,风险分担 办医模式 公立为主,预算拨款 公立、私立并行,合同结算 公立、私立并行,合同结算 私立为主,合同结算 服务供给 基本免费 社会定价收费,保险给付为主 定价收费,自付为主 差别价格,共同分担 代表国家 英国 德国 新加坡 美国 类别 国家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储蓄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 资金来源 税收 雇主、雇员共同缴费,政府适当补贴 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 投保人个人,或者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或者完全由雇主缴纳 缴费水平 与参保人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无关,与收入有关 于参保人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无关,与收入无关 与参保人年龄有关,与健康状况无关 于参保人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有关,与收入无关 待遇水平 保障水平最高 保障水平较高 个人自主选择 多投多得 享受条件 全体国民 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用 公积金会员 按时足额缴纳保费 政府责任 承担绝大部分责任 承担部分责任 承担基金保值增值和医疗救助责任 承担监管和医疗救助责任 * 五、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 (一)对医疗服务供给方的支付 首先,对医疗经费的支付,由各医院代表与疾病基金管理机构协商确定。 其次,对于开业门诊费用的支付,也是由疾病基金组织同开业医生协会进行协商,签定合同确定。由疾病保险基金会将费用总额支付给开业医师协会,然后再由协会按规定支付给医生。 雇员 雇主 政府 健康基金 医院 门诊医生 开业医师协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