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进修课程生理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述心肌细胞β-AR兴奋的信号转导途径
答:主要有两条途径:①Re-Gs-AC-cAMP-PKA,②Re-Gs-钙通道和钠通道。β-AR在β激动剂刺激下,胞内cAMP浓度上升,使PKA磷酸化而活化
其中PKA的作用 ①刺激肌浆网释放Ca2+,使[Ca2+]i迅速上升,cAMP还有使肌浆网膜蛋白快速回收钙离子的作用 ②作用于细胞膜的钙通道和钠通道,激活钙通道促使细胞外Ca2+内流增强,同时抑制钠通道,抑制Na+内流,引起细胞的电生理和其它变化③能加速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为心肌收缩提供能源。PKA促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激酶变成有活性的磷酸化酶激酶,进而使无活性的磷酸酶磷酸化,变成有活性的磷酸化酶,将糖原的葡萄糖磷酸化,逐个分解。
2.α1-AR细胞反应特点及其机制:慢的正性变力作用和负变时作用;动作电位时程(APD)延长;细胞Na+/H+交换加强,细胞内碱化(pHi上升)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反应直接或间接同磷脂酰肌醇水解增强、IP3和DG产生增多有关 。
机制:
3. 细胞Ca2+稳态是如何维持的?
稳态维持:胞浆Ca2+浓度升高,可结合并激活钙调素,活化的钙调素可激活胞膜上的Ca2+泵,把胞浆Ca2+泵出胞外。同时肌浆网/内质网上Ca2+泵的Ca2+转运能力明显增强,把Ca2+从胞浆泵入肌浆网/内质网的Ca2+池,使之以结合钙的形式贮存
当胞浆Ca2+水平回复到静息状态时,胞膜和肌浆网/内质网上的Ca2+泵活性也随之降至静止水平
4. 试述组织缺血性损伤与Ca2+信号异常的关系
缺血、缺氧可破坏细胞的Ca2+动态平衡状态,使细胞出现Ca2+超负荷(Ca2+ overload,也称Ca2+超载)现象。胞浆Ca2+浓度升高,可通过激活一系列酶活性,导致细胞损伤、坏死不同组织可通过不同的Ca2+信号转导途径导致细胞损伤
(1)心肌缺血性损伤:ATP合成与代谢障碍,可导致 Na+泵功能障碍;缺氧代谢乳酸产物升高,胞浆pH值降低,Na+/H+交换机制使胞外Na+交换进入胞内,胞浆Na+增多使Na+/Ca2+交换作用增强,导致大量胞外Ca2+被交换进入胞浆,肌浆网Ca2+泵功能障碍,使Ca2+从肌浆网Ca2+池释出,引起胞浆Ca2+升高;肌浆网Ca2+泵失去摄取胞浆Ca2+进入肌浆网Ca2+池的功能,胞膜Ca2+泵功能障碍,不能把升高的胞浆Ca2+泵出胞外;在心肌缺血状态下,心肌细胞膜缺乏电兴奋性,使通过胞膜Ca2+通道流入胞浆的Ca2+明显减少
(2)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机制:与Ca2+信号转导变异导致胞浆Ca2+浓度升高密切相关(缺氧缺血时神经细胞胞浆Ca2+浓度升高 的机制:ATP含量下降,膜离子转运功能受抑;细胞酸中毒,致使膜去极化,胞膜的VDC开放,NMDA通道上的Mg2+被逐出,使之更易开放,胞外Ca2+内流增加;膜去极化,使Na+/ Ca2+交换系统向促进胞外Ca2+向胞内流入的方式运转;膜去极化也使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递质重摄取途径因能量代谢障碍而被切断,使突触间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含量明显升高,突触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被激活,使受体操纵的Ca2+通道开放,导致胞外Ca2+内流;Ca2+的内流以及受体激活引致IP3形成,二者可通过CICR及IP3引发Ca2+释放机制使胞内Ca2+释放;神经细胞胞膜Ca2+泵活性及胞内Ca2+缓冲系统均因ATP代谢障碍而失去正常的Ca2+调控能力)
5. 试述下丘脑的食欲调节网络
下丘脑的食欲调节网络组成: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背内侧核、室旁核、下丘脑外侧区及弓状核等。
弓状核 (ARC)神经元能产生各种食欲调节信号;该部位缺乏血脑屏障,是与血循环中的瘦素(leptin)、胰岛素、性激素等外周信号直接交流的重要部位;下丘脑腹内侧核 (VMN)及外侧核 (LH);是接受、整合与传递能量代谢信号的信息中转站;VMN损伤能够产生迅速持久的食欲亢进与体重增加,向该部位注射微量神经肽Y (NPY),加兰肽 (galanin),GABA以及瘦素也能达到促/抑食欲、增/减体重的目的;LH则位于VMN背侧部,是产生黑素浓集激素、食欲素(orexin),以及谷氨酸的部位,因此是一个摄食促进中枢。正常情况下,LH接受来自VMN的食欲抑制信号,损伤后导致暂时性食欲亢进与体重增加
背内侧核(DMN)主要是调节能量代谢的后备力量;DMN电损伤仅产生轻微的摄食行为紊乱,DMN中少量存在的NPY能神经元禁食后表达不增加,但在VMN损伤、泌乳时增加数倍;DMN能够接受ARC NPY能神经元的投射,是leptin与NPY相互作用的位点之一
室旁核( PVN )是下丘脑发挥摄食调节作用的主要核团,是整合能量代谢信号的重要中枢;
向PVN投射的神经纤维形成密集的神经束,呈扇状排列在第三脑室顶部的两侧, PVN内注射微量各种促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