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第二章.ppt

发布:2018-12-30约9.71千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内容安排 1-20章(1-17周) 复习答疑(第18周)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 掌握各有关章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完整把握财务会计学科体系 提高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 教学环节 (1)课前准备 考试方式 出勤 10% 作业 20% 考试 70% (一)基础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位 1.基础会计 介绍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高级财务会计 介绍一般会计业务以外的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包括:特殊财务报告问题、企业会计中较特殊且复杂的问题,以及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等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 (二)中级财务会计与基础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关系 1.它所介绍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既是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基础会计中揭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三)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 1.核算内容:经常性和一般性业务 2.核算依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 3.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常规方法 第一节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会计历史的演进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会计历史的演进 第一阶段:1949—1979年 第二阶段:1979—1992年 第三阶段:1992—1997年 第四阶段:1997—到现在 第二节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一、我国准则制定程序 立项 起草 征求意见 发布 二、特点(教材p10) 三、内容 基本准则(教材11表) 具体准则(发布1—41号) 第三节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 一、会计规范的概念、作用 二、会计规范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 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规章制度 (二)会计职业道德 第四节我国会计管理机构 一、财政部 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四、中国会计学会 五、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第五节会计职业 一、企业会计领域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 二、政府、非盈利组织会计领域 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 三、公众会计领域 一、财务会计本质及特征 (一)财务会计本质 管理活动论 信息系统论 控制系统论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本章小结 重点掌握: 1.财务会计的特征、目标 2.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3.会计四大假设 4.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 5.五大计量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6.六大财务报告要素 二、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是密不可分的。 所谓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一)计量单位 计量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通常是指某国、某地区的法定货币。 在不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般都以名义货币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 按名义货币计量的特点是,无论各个时期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如何发生变动,会计计量都采用固定的货币单位,即不调整不同时期货币的购买力。 (二)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 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计量属性 对资产的计量 对负债的计量 历史成本 按购置时的金额 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 重置成本 按现时购买的金额 按现在偿还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 按现时销售的金额 —— 现值 按预计使用和处置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折现金额 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公允价值 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 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债务清偿的金额 (三)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在各种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 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 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但它们之间仍具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但其必须同时满足上面的三个条件。 财务报告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是会计用以反映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 财务报告要素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三、财务报告要素 财务报告要素 反映财务状况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