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光计测玻璃折射率汞光谱色散规律的实验研究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由最小偏向角测定玻璃三棱镜中单色光的折射率
实验者: 指导老师:
(A13机电 130408111,55555)
摘要 分光计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分光计可以测量三棱镜的顶角、三棱镜对于某一光线的折射率、光栅常数以及某一光波的波长等。分光计测量精度在大学物理实验的光学仪器中是比较高的,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调整分光计是一个重点、难点。而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用分光计测定玻璃三棱镜中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2.1由最小偏向角测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
如图2所示,三角形ABC表示三棱镜的主截面,AB和AC是透光面(又称为折射面)。设有一束单色光LD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过两次折射后从AC面沿ER方向射出。入射线LD和出射线ER间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根据图1,由几何关系,偏向角
(式1)
因 ,(为三棱镜的顶角,故有
对于给定的棱镜来说,顶角( 是固定的。
由于教材中有详细的推导过程,这里不再重复,当时,即δ取得极小值。此时得到
(公式2)
而。于是,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公式3)
由于已知,该单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折射率即可求。
2.2光的色散现象及规律:
不同波长的的复合汞光谱平行的射入同一介质的表面,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也不同。根据折射定律,各色光折射角不同。因此,复色光中各种不同的色光将沿不同的方向传播而分开。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
由于透明材料的折射率是光波波长的函数,同一玻璃三棱镜对一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正常色散应服从科希经验公式: (式4)
其中λ为真空中波长,A、B、C是与介质(玻璃三棱镜)材料有关的常量,实验中把已知的波长和测量的折射率代入(4)式,可以确定常数A、B、C。从而研究出低压汞灯发出的谱线在玻璃三棱中的色散规律。
3、实验设计方案
3.1调节分光计 使望远镜的光轴和平行光管的光轴与仪器的主轴垂直,在一般情况下还要使载物台与仪器主轴垂直。使平行光管能射出平行光,并被望远镜所接收。
3.2测量棱镜最小偏向角
3.2.1将棱镜置于载物台上,并使棱镜折射面的法线与平行光管轴线的夹角大致为60°。
3.2.2观察偏向角的变化,先用眼睛在折射光线的出射方向找到几条平行的彩色谱线,缓慢转动载物台,可看到谱线移到某一位置后将反向移动。此时的偏向角即为最小偏向角。
3.2.3用望远镜观察谱线,并找到准确的最小偏向角位置。
3.2.4旋紧望远镜固定螺丝,再用微调螺丝做精细调节,使叉丝交点对准谱线中央,从两个游标盘上读出角度。
3.2.5重复步骤3.2.3与3.2.4分别测出汞灯光谱中黄绿蓝紫几条谱线的相应读数。
3.2.6测定入射光方位,移去三棱镜,将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微调望远镜,使叉丝对准夹缝中央,在两个游标上读出角度。
3.2.7计算最小偏向角重复测量多次,算出的平均值
3.3计算棱镜折射率,将顶角α和最小偏向角代入(公式3)中求出各色光的折射率,并分析棱镜折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
4、实验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分析
4.1最小偏向角及三棱镜折射率的计算
最小偏向角测定实验数据记录表1(由于计算量较大,每一波长只测量3次
波长(nm) 游标I 游标II 游标I 游标II 410.81 120°20' 65°43' 300°25' 245°43' 54°77' 54°82' 54°80' 118°31' 64°00' 298°30' 244°05' 54°31' 54°25' 54°28' 113°33' 59°22' 293°33' 238°87' 54°11' 54°46' 54°29' 435.84 130°25' 76°35' 310°20' 257°01' 53°90' 54°19' 53°55' 137°45' 82°31' 317°43' 262°25' 55°14' 55°18' 55°16' 119°60' 66°29' 299°33' 246°18' 53°31' 53°15' 53°23' 496.03 158°15' 106°23' 338°33' 286°22' 51°92' 52°11' 52°02' 154°33' 102°25' 334°45' 282°25' 52°08' 52°20' 52°14' 157°39' 104°50' 337°17' 284°29' 52°89' 52°88' 52°89' 546.07 175°09' 123°23' 355°09' 303°42' 51°86' 51°67'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