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期刊论文投稿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探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教学期刊论文投稿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探析
教学期刊论文投稿推荐《新课程研究》
杂志是由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长江教育
研究院、长江出版集团大家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广大教师、教科研工作者的教育专业刊物。 2007年11月29日,经国家新
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7]1581号文件)批准,将《大家参考》更名为《新课程研究》,原刊号
CN42-1624/G0从新编刊号使用之日起作废,新编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778/G4,仍然为旬刊。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
基作用。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奠基作用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
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
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
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一、民主讨论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
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
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
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
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故事讲解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
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
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 ”
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
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
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三、情景设计
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在课堂上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
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
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
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
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
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
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四、典型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或者周边的朋友同学为典型,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
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具有巨大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典型,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典型,
也就是说要注意典型选择的针对性和突出性。学习典型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
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五、现实演绎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的。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思想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