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三节 生产类型 顺序移动方式 若: t1 = 15; t2 = 5;t3 = 10; t4 = 12;t5 = 3则: T顺序=180 平行移动方式 若: t1 = 15; t2 = 5; t3 = 10; t4 = 12;t5 = 3则:T平行=90 “一种”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生产管理目标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节奏性、节拍) 5.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1.连续性:物料运动不间歇;物料流程尽可能短 包括时间上的连续和空间上的连续。 (1)时间连续:物料不停运动; (2)空间连续:工作地、设备布置合理紧凑,流程缩短,物料无迂回往返。 2.平行性: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平行/交叉作业 平行作业:同种零件同时在数台相同的机床上加工; 交叉作业:一批零件未加工完时,将已完工的部分零件转移到下工序进行加工。 平行交叉作业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3.比例性 即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匹配。否则生产过程出现瓶颈,影响产出,造成部分生产资源浪费。 4. 均衡性(节奏性/节拍) 即从投料到产出都按计划均衡地进行,能够在相等的时间内完成大体相当的工作量,忙闲不均会导致资源浪费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其一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5. 准时性 各阶段、各工序按需生产。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产品或零件。宗旨是让“客户”满意。遵循“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上道工序次品不能直接进入下道工序。 三、三种关于零件加工的典型移动方式 n——零件加工批量; ti——第i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 m——零件加工的工序数目; 注意:每道工序仅一台加工设备,仅考虑加工时间。 1.顺序移动方式 ■含义:一批零件在本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一同转移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各工序连续加工) ■整个加工周期: 工序 M1 M2 M3 M4 M5 T顺序 t2 t1 t3 t4 t5 t 0 ■特点:运输次数少;总体生产周期长;窝工。 ■加工周期: 其中:tL——单件最长工序时间 2.平行移动方式 ■含义: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后,立即转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形成前后工序交叉作业。 ■特点:运输次数多;周期短;不窝工,效率高。 T平行 t5 时间 M1 M2 M3 M4 M5 t2 t1 t4 t3 0 最长工序后面各工序某零件开工时间与下一个零件开工时间的间距均为最大单件作业时间 * 1.课程称谓 (1)生产管理;(2)生产运营管理; (3)生产与运作管理;(4)企业运营管理 2.为何要学这门课程? IBM公司绝不让一名未经培训或者未经全面培训的人到销售一线去。 —《创造顾客价值——IBM公司的金牌培训书》 3.学习要求 (1)掌握有关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2)了解和熟悉有关生产流程。 4.参考书目 (1)企业运营管理.李季.首经贸大学出版社 (2)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机械工业出版社 (3)生产管理学.洪国芳.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4)运筹学 内环境 外环境 社会组织 输入物 输出物 一、社会组织(如医院、学校、公司、企业) 1.社会组织丰富化 基于组织的社会(德鲁克)。组织与市场;组织封闭到开放; 2.社会组织活动过程: 3.生产组织 企业是一个转换系统: 生产子系统 营销子系统 财务子系统 人力管理子系统 。。。。。。 生产系统 产出物 投入物 废弃物 二、社会经济组织(企业)的基本活动 1.研发:基础、应用、试验开发 2.生产:创造价值(增值) 3.营销:通过产品/服务的销售,实现价值(增值): ⑴实物补偿(保证生产重复进行); ⑵剩余价值(利润),留存或再投资。 4.理财: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贯穿组织活动全过程。 …… 中国企业对生产和营销重视!?研发呢? 关键线路。从工厂到企业;从封闭到开放;从个体到网络 三、生产运作管理 1.生产运作管理的含义 (1)生产:是社会经济组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CCTV3:生产快乐) (2)管理: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 为什么说中国企业突出问题就是管理问题?战略、文化、制度、结构。 泰勒是时代的产物 (3)生产运作管理:是关于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该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是企业职能管理的一项内容。 生产是一个过程,生产管理是对全过程的管理;生产是一个系统,且是一个日趋开放的系统,必须搞好整个系统的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人,而非机器或设备。 生产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全过程性乃至全社会性。 2.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内容 (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规划) 产品/服务选择与设计;设施位置选择与布置;工作设计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