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一途中跑》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及方案
(水平四)
单 位: 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
地 址: 合六路110号
任课教师: 杨 旭 辉
联系电话 QQ:770386694
自驾路线:长江路(西)高架尽头下直行第二个红绿灯口右转进蜀峰路直行过交叉口50米右侧(红皖家园对面)。
乘车路线:22路底站下西行1000米,24路三十五中站下,快4路(快3新换)军官培训中心下进蜀峰路过交叉口50米右侧。
(上课:14:10—14:55 田径场 )
(评课:15:10—16:30 多功能厅)全部听课人员参加
九年级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耐久跑 预计课时 5课时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耐久跑特点并逐步学会耐久跑的动作;
2、发展学生耐力、力量等体能,促进学生心血管系统的发展,提高心肺功能;
3、培养学生自信、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合作奋进的团队精神。并通过练习体会耐久跑乐趣增进与同学间友谊; 课时 课时内容 课时目标 重 、难点 第一课时 耐久跑游戏 从耐久跑游戏中进一步理解正确技术重要性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引发学习兴趣并制订单元学习目标 理解耐久跑的技术特点,掌握几种耐久跑的游戏
第二课时 途中跑 通过小组间互相观察、探索研究知道途中跑技术特点,初步掌握测量脉搏的方法 学习途中跑技术,初步掌握测量脉搏的方法 第三课时 改进耐久跑—途中跑技术 学习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基本掌握跑的节奏:学会用脉搏测量运动负荷的方法; 改进耐久跑途中跑节奏,合理分配体力 第四课时 障碍跑及弯道跑 根据自己需要向学校体育明星学会几种发展步幅及呼吸方法,并知道如何正确追星 掌握障碍跑及弯道跑的技术 第五课时 耐久跑能力评价 个人和小组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各种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向新目标挑战 评价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个人简介
杨旭辉(1976--),男,安徽宿州人, 中学一级,硕士研究生,田径、篮球一级裁判员; 1995年滁州师专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宿州工作并于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2007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校体育五种学习理论的变革与运用研究》获得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2010年9月加入合肥三十五中。
工作期间:
2004年荣获市级先进个人称号,在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中获省级优秀普查员
2006年、2009年分别获得区级优质课及教学设计比赛上均荣获一等奖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1.跆拳道横踢腿的制衡能力因素的分析 《科技信息》2007(11) 第二作者
2.论科学发展观在学校体育的意义与作用 《科技信息》2009(9) 独撰
3.论我国学校体育新课改的超越与缺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1)第一作者
4.我国体育软实力的理论视阈与价值取向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第一作者
《耐久跑一途中跑》教学设计
杨旭辉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为指导思想,在关注学生身体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德育教育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在教师引导下,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依据九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通过耐久跑的途中跑技能练习,发展学生一般耐力性练习;了解和掌握一些耐久跑的练习方法,学会用脉搏测定运动负荷,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克服极点出现时的心理障碍;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促进学生心血管系统的发展,提高心脏供血能力。同时,本课突出了以音乐相伴的形式进行练习,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持续奔跑的一种运动活动方式。通过耐久跑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有氧代谢的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是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同时由于耐久跑对人体抗疲劳耐受能力的要求较高,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显著的锻炼效果。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求知识、长身体的旺盛时期,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但意志品质和综合运动能力偏弱,合理进行体力分配、科学调控运动负荷缺乏经验和方法,同时对于耐久跑练习普遍都有畏难心理。如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在愉悦中锻炼,在练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促进其运动思维、个性心理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
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练习效果,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