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五-长沙医学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体液平衡与 酸碱平衡紊乱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一般判断 下列数据是诊断酸碱紊乱的依据之一 PCO24.66kPa,应考虑呼吸性碱中毒 PCO25.99kPa,应考虑呼吸性酸中毒 cHCO3-22mmol/L,应考虑代谢性酸中毒 cHCO3-27mmol/L,应考虑代谢性碱中毒 A.G 16mmol/L,应考虑代谢性酸中毒 其结果与临床症状一致,可考虑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评 价 临床症状不明显而pH异常,可从PCO2(mmHg)与 cHCO3-(mmol/L)变化程度进行区别: pH7.4,cHCO3-×PCO21000,考虑呼酸(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代酸(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呼碱(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代碱(因PCO2↑及cHCO3-↑↑↑) 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综合判断 结合病史,血气及电解质测定,通过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进行综合分析: 病史 了解诱发原因,估计呼吸因素、代谢因素。 发病时间 原发性呼酸和呼碱分别以 72小时和48小时作为选择慢性代偿公式的依据。 二重酸碱紊乱涉及代偿问题,需借助代偿预计公式判断 。 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 18mmol/L 几分钟 cHCO3-=24-(40-PCO2)×0.2±2.5 急性 30mmol/L 几分钟 cHCO3-=24+(PCO2-40)×0.07±1.5 急性 12~15mmol/L 2~3天 cHCO3-=24-(40-PCO2)×0.5±2.5 慢性 呼吸性碱中毒 42~45mmol/L 3~5天 cHCO3-=24+(PCO2-40)×0.4±3 慢性 呼吸性酸中毒 55mmHg 12~24h PCO2=40+(cHCO3--24)×0.9±5 代谢性碱中毒 10mmHg 12~24h PCO2=40-(24-cHCO3-)×1.2±2 代谢性酸中毒 代偿极限 代偿时限 预计代偿计算公式 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同时测电解质,计算A.G 若能判出呼酸伴代碱或呼碱伴代酸时,如A.G16mmol/L,可相应判为呼酸或呼碱性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但只能确定呼酸伴代碱或呼碱伴代酸时应引入真实cHCO3-的概念。 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1)呼吸性酸中毒合并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2)呼吸性碱中毒合并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真实cHCO3- 根据在高A.G时体内部分cHCO3-被阳离子(有机)所中和的电中和原理,cHCO3-的下降数应等于A.G的上升数。 真实cHCO3-=cHCO3-测定+ΔA.G ΔA.G=A.G测定-12 如真实cHCO3-超过呼酸或呼碱预计代偿值上限,表示体内cHCO3-异常增高,高A.G代酸伴有代碱存在。 结合已确定的呼酸伴代酸或呼碱伴代酸可判为相应的三重酸碱平衡紊乱存在。 临床实例 例1.一病人胆道感染输用NaHCO3后,血气分析结果 pH=7.47,PCO2=6.65kPa(50mmHg),cHCO3-=37mmol/L 由pH7.4,cHCO3-×PCO2先判为原发性代碱 代偿计算:PCO2=40+(37-24)×0.9±5=46.7 ~56.7mmHg 因测得PCO2为50 mmHg在该范围内,故PCO2的升高为正常代偿 结论:代谢性碱中毒 。 临床实例 例2.一病人胃大部切除后胃肠减压3天,血气分析 pH=7.36,PCO2=54.8mmHg,cHCO3-=31mmol/L 由pH7.4,cHCO3-×PCO2故有呼吸性酸中毒 根据呼吸性酸中毒代偿计算: 急性:cHCO3-=24+(54.8-40)×0.07±1.5=23.5~26.5mmol/L 慢性:cHCO3-=24+(54.8-40)×0.4±3=26.9~32.9mmol/L 表示有代谢性碱中毒存在的可能 根据病史应先有代谢性碱中毒 再根据代谢性碱中毒代偿计算: PCO2=40+(31-24)×0.9±5=41.3~51.3mmHg 因测得PCO2为54.8 mmHg高于该范围上限 表示有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结论: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临床实例 例3.某出血性休克病人,血气分析结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