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硕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doc

发布:2016-09-22约4.8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专业基本情况 所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0810 获得时间:2003年(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010年(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2、学科、专业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现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设计、开发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传输理论与技术、现代交换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等;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信号的表示、变换、分析和合成方法,编码、解码理论和技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计算机听觉、数字媒体信息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检测与估值、导航定位、遥感与遥测、雷达与声呐等。 本学科自198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1986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在智能信息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网络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采集与无损检测等领域具有特色。 3、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厚坚实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在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或高新技术工作和创性成果, 学制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总学分不少于17学分、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个学分。 6、课程设置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考核学期 考核性质 备注 一 二 三 考试 考查 学 位 课 公 共 学 位 课 外语 60 2 √ √ 偏微分方程 32 2 √ √ 小波分析 32 2 √ √ 选修((:若硕士阶段未修,必选) 矩阵理论(( 40 2.5 √ 变分法与泛函分析( 48 3 √ √ 专业学位课程 32 2 √ 后4门课程中至少选1门 智能信息处理II32 2 √ √ 机器视觉 32 2 √ √ 现代通信理论II 32 2 √ 现代信号检测理论 32 2 √ √ 非 学 位 课 程 公共课 √ √ 选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6 0 √ √ 选修 专业 选修 课程 人工智能 32 2 √ 选修学分应满足规定最低总学分要求 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 32 2 √ √ 代数编码理论 32 2 √ √ 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 32 2 √ √ 雷达信号处理 32 2 √ √ 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 32 2 √ √ 数字信号处理Ⅱ( 32 2 √ √ 图像理解( 32 2 √ 模式识别( 32 2 √ 现代通信理论( 32 2 √ √ 智能信息处理( 32 2 √ √ 必修环节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修、计入总学分 中期考核 1 学术交流 1 实践 96 2 注:在职博士研究生助教、助管环节由所在单位根据其工作实践提供相关报告,由导师考核、学院审定,通过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硕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1、专业基本情况 所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0810 获得时间:2003年(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010年(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2、学科、专业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设计、开发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和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传输理论与技术、现代交换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等;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信号的表示、变换、分析和合成方法,编码、解码理论和技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计算机听觉、数字媒体信息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检测与估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