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用水、用电、用气等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docx
学校用水、用电、用气等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学校用水、用电、用气等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用水、用电、用气设施及其相关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实验室、宿舍、食堂及其他公共设施的用水、用电、用气管理。
第三章目标
1.确保学校用水、用电、用气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避免事故发生。
2.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用水、用电、用气的节约和安全使用意识。
3.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检查制度,确保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4.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
第四章管理规范
第一节用水管理
1.供水系统管理
-学校应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供水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定期检查水管、阀门及相关设备,确保无漏水现象。
-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水质检测,确保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用水节约
-学校应开展用水节约宣传活动,倡导师生节约用水,设立节水标识,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在教学楼、实验室、宿舍等场所设置节水装置,如节水龙头,减少水浪费。
3.使用安全
-遇到水管破裂、阀门故障等突发情况,应立即向后勤管理部门报告,确保及时维修。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用水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使用意识。
第二节用电管理
1.用电设备管理
-学校应建立用电设备的台账,详细记录各类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记录及检查结果。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绝缘性、接地情况及电线电缆的完好性,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2.用电安全
-教室、实验室等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水带,并定期检查。
-学校应设立用电安全标识,提醒师生注意用电安全,禁止私拉乱接电缆。
3.用电节约
-提倡师生随手关灯、关闭不必要的电源,减少待机能耗。
-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区域设置定时开关,自动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启和关闭。
第三节用气管理
1.燃气设施管理
-学校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燃气设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及相关设备,确保无泄漏现象。
-每学期对燃气设施进行一次安全检测,确保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用气安全
-学校应开展用气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正确使用燃气设备。
-设置燃气泄漏报警器,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燃气泄漏情况。
3.用气节约
-提高师生的节约意识,倡导合理使用燃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定期开展用气节约宣传活动,推广安全、节能的用气方式。
第五章操作流程
1.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
-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施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维护计划应记录在案,便于后续监督和检查。
2.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
-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后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整改情况需进行记录,并向学校领导报告。
3.事故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事故处理后应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校通报。
第六章监督机制
1.监督检查
-学校应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用水、用电、用气设施的安全管理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检查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确保问题及时解决。
2.记录与反馈
-各部门应建立安全管理记录档案,记录日常检查、隐患排查、事故处理等情况,便于后续监督和评估。
-定期召开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总结经验、交流信息,确保各项工作不断改进。
第七章附则
1.解释权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生效日期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3.修订流程
以上是学校用水、用电、用气等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通过明确各项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旨在为学校创造一个安全、节约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