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pdf

发布:2024-08-10约3.7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30T05:33:22.018Z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3期作者:陈涛

[导读]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油田工程事业部第十二工程部黑龙江大庆163453摘要: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力度,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对二者双重预

防管理的原则进行阐述

陈涛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油田工程事业部第十二工程部黑龙江大庆163453

摘要: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力度,保证施工项目

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对二者双重预防管理的原则进行阐述,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构

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风险分级;隐患排查;双控

引言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于企业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企业要在管理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方法来控制企业的安全风险。对于企业

管理而言,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风险,构建严密的防范措施,利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且在经营过程中进行隐患排

查治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应遵循的原则

1.1首位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发挥出双重预防的最大效能,要始终将风险防范工作放在首位,对其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将其与生产系

统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实现防范工作的全范围覆盖,保证风险防控工作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高效落实。

1.2科学性原则

在对工程进行风险识别时,为保证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要对风险发生后的结果进行预判,对风险的位置进行合理定位,对于所制定的

预防机制和管理措施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保证所编制的风险清单以及现场执行落实情况的规范性。

1.3全员参与原则

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时,要遵循全员参与原则,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以及个人头上,发挥出

工程中所有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责任意识,实现全员参与的局面,保证各项工作职责的有效落实。

1.4分级管控性原则

在识别安全风险后,要将其以级别的形式进行划分,根据每一级别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方式,对各施工环节存在的隐患进行排

查,对管理工作的落实效率进行调查,确保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2双重预防机制目前面临的问题

2.1缺乏相应的标准

危险源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引入我国的,与之前国内所使用的危险有害因素内涵上

没有本质的区别。安全生产中风险的概念也一同引入。随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国内的实施,很多企业通过了体系认证,也进行了危

险源的识别和风险的分级,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

码》(GB/T13861-2009)。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20大分类指的是事故的结果,实际上是不适合做为导致事故的原因(危险源)

来使用的,使用时是做为可能发生事故后果,据此倒推造成该事故的原因。《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描述的危险和有害

因素侧重理论层面的分类,企业在使用中难以与实际设施设备对号。由于缺乏统一的适用标准和方法,目前国内企业层面开展的危险源识

别存在思路不清、描述不统一、深度不够等问题,难以有效地起到指导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

2.2风险分级缺乏

宏观性危险源是表述在某一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可能导致事故的一种原因,危险源风险分级

是对其导致事故的后果和可能性的分析,因此比较适合于具体作业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使用,是微观的安全管理手段。它不能反映一台设

备设施,一个工艺过程、一个厂房或一个工厂的整体危险性,缺乏宏观上指导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政府安全监管的作用。绘制企业“红橙

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施起来还存在困难。

2.3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缺少有效联系

虽然很多企业引入职业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