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会考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一、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怎样的 ?
答:在人类社会初期和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极其缓慢;
18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二战后,人类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2.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水平(2)医疗卫生条件(3)教育程度,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3.世界人口增长经历过哪几个阶段?分别属于何种人口转变模式?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世界人口增长经历过四个阶段:(结合左图)
第一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属于原始型。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些土著居民。
第二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属于传统型。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属于过渡型 特点:较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第四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属于现代型 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
4.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是怎样的?
答: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目前,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4‰,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已保持相对稳定,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为-2‰。
5.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分别带来那些影响?其解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答:发展中国家:
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
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尚未解决温饱的贫穷国家更加贫穷,同时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发达国家:
(1)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
(2)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3)措施: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政策,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二、人口迁移
6.何为人口迁移?何为人口流动?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区别:人口移动为居住地长期或永久性改变,而人口流动为临时或短期改变
人口移动户籍发生变更,而人口流动往往户籍不发生变更
7.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是人口迁移主要原因
(3)15世纪末到19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再加上欧洲的资本主义扩张,受土地、矿产的吸引和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此时期,人口迁移方向: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由亚、欧、非三大洲迁往美洲和澳大利亚。
(4)二战后,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人口多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移民比例明显减少;迁移形式更加趋于多样化。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改变。③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人口的迁移。
附: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另外,政治、战争、灾害等也会导致人口的迁移
8.国际难民、环境移民与环境难民
答:国际难民:是指由于国际国内战争、政治形势变化、种族与民族冲突以及政治迫害等原因而造成的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如巴以冲突后的难民。
环境难民:指那些因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被迫迁居的人口迁移,如汶川地震等。
环境移民:主要指那些因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或遭受破坏无法在当地生存而被迫外迁的人,如三峡移民等。
9.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在不同时期有何不同?分别以何种形式为主?
答:改革开放前
流向 :东部人口稠密区流向东北西北等地
原因 :城市化;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特点:有组织与自发迁移结合,前者为主
作用:调整人口分布,对开发资源,加强边疆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流向:山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市;贫困区流向发达地区
原因:东部、南部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生产力提高解放出大量劳动力
特点:有组织与自发流动及盲目流动并存,以自发流动为主
作用:有效调整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城市发展、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但盲目、无序流动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10.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