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技术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菌培养技术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对象: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检验专业学生 实验课时:4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实验课 课程要求:必修 每组人数:2人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细菌的培养方法。 掌握平板划线法、斜面、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等各种接种方法。 熟悉接种工具、接种环境要求和无菌操作要领。 学会观察平板、斜面、液体、半固体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现象。 实验内容 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 一、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需氧培养法(一般培养) 适用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培养。 培养温度:37℃(采用恒温培养箱)。 培养时间:18~24h。 二氧化碳培养法 适用于奈瑟菌属和布鲁菌属等苛养菌培养。 可采用烛缸法、二氧化碳培养箱。 一、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微需氧培养法 适用于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微需氧菌培养。 可采用抽气换气法。 厌氧培养法 适用于专性厌氧菌培养。 厌氧培养箱、厌氧袋、厌氧罐、疱肉培养法、硫乙醇酸盐法等。 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一)接种工具 接种针和接种环:由三部分组组成,即环(针)、金属柄和绝缘柄。接种前后都要过火灭菌。接种针用于穿刺接种细菌,接种环用于固体、液体培养基的细菌接种。 L型玻璃棒:用于琼脂平板涂布接种细菌。 (二)接种环境 操作需在接种罩、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室内进行。 (三)细菌接种的基本程序 (四)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接种法: 目的:使混合的细菌呈单个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以便获得纯菌。 方法: 分区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多的标本。 连续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本。 分区划线法 连续划线法 (四)接种方法 2.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可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或用作生化反应实验。 (四)接种方法 3.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 穿刺接种法 ,用于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动力。 (四)接种方法 4.斜面接种法: 用于鉴定和保存菌种。 (四)接种方法 5.涂布接种法: 用于测定标本中活菌数和药敏实验细菌接种。 (四)接种方法 6.倾注培养法:用于细菌计数。 将上述已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置37℃恒温培养箱中孵育18~24h,观察细菌的生长现象。 三、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落 定义:指单个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单一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落特征:大小、形状、边缘、颜色、表面、透明度、湿润度、黏度、溶血性。 菌苔:指多个菌落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菌堆积物。 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混浊 沉淀:多见于链状排列的细菌。 菌膜:多见于厌氧菌。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细菌: 在培养基中沿穿刺线并向外扩散生长,穿刺线边缘模糊。 无鞭毛细菌: 只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边缘清晰。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 * 灭菌接种环 沾取标本 接种 灭菌接种环 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标本 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环境 细菌接种的基本程序 取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面试管 灭菌接种环 沾取标本 接种 接种后灭菌接种环 第一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二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三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1 1 菌落与菌苔 菌落 菌苔 菌膜 菌沉淀 均匀浑浊 对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