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阳新高中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一种电子仪器能够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和摆尾舞相同频率的声音。在果园放置该仪器,当蜜蜂接收到其发出的声音信息后,就会飞到果园采蜜,帮助苹果更好传粉,以提高苹果产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电子仪器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
B.一个果园内所有的中华蜂构成一个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C.蜜蜂神经细胞接收声音刺激后,细胞外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产生动作电位
D.授粉的苹果发育成果实过程中,发育的苹果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功能
【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详解】A、生态系统中光、声音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这种声音信息能够使蜜蜂飞到果园采蜜,起着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故电子仪器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B、一个果园内所有的中华蜂构成一个种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正确;
C、动作电位产生是Na+通过Na+通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的,而不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
D、发育苹果种子合成的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功能,D正确。
故选C。
2.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0~t3段,甲的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维持平衡
C.甲种群在0~t3段的Nt+1/Nt不断增大,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甲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可能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当Nt+1/Nt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Nt+1/Nt等于1时,种群数量稳定;当Nt+1/Nt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小。
【详解】A、乙种群在0~t2段,Nt+1/Nt大于1且恒定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Nt+1/Nt等于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
B、0~t3段,甲种群Nt+1/Nt先小于1后大于1,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Nt+1/Nt先大于1后小于1,最后等于1,说明其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维持平衡,B正确;
C、甲种群在0~t3段的Nt+1/Nt虽然不断增大,但0~t2段的Nt+1/Nt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故0~t2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t2~t3为增长型,C错误;
D、甲种群在t3后Nt+1/Nt大于1且保持恒定,种群数量增加,且呈“J”形增长,很有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D正确。
故选C。
3.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
B.分解者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
C.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D.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
【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物质循环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及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都参与了碳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详解】A、大气中的CO2要维持稳定需要大气中CO2的来源和去路维持动态平衡,CO2的来源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作用等,CO2的去路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等,A错误;
B、分解者是碳循环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成分,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以及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返回到无机环境中,B正确;
C、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C正确;
D、碳元素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为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A。
4.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 B.
C. D.
【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其次还有蓝藻等光能自养的原核生物和化能自养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