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超超临界锅炉介绍.ppt

发布:2017-01-30约7.58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井冈山电厂运行部 主要内容 超临界基本概念及直流锅炉的特点 锅炉整体布置介绍 主要受热面介绍 超超临界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启动系统介绍、特点 第一章 超临界基本概念及直流锅炉的特点 热力学理论认为,在22.129MPa、温度374℃时,水的汽化会在一瞬间完成,即在临界点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水共存的两相区存在,两者的参数不再有区别。由于在临界参数下汽水密度相等,因此在临界压力下无法维持自然循环,只能采用直流炉。超临界直流炉的汽水行程如图所示。 直流锅炉没有汽包,整个锅炉是由许多管子并联,然后用联箱连接串联而成。在给水泵的压头作用下,工质顺序一次通过加热、蒸发和过热受热面。进口工质为水,出口工质为过热蒸汽。由于没有汽包,所以在加热和蒸发受热面之间,以及在蒸发和过热受热面之间都没有固定的分界线。加热区和过热区中的参数变化同自然循环锅炉相同;在蒸发区中由于流动阻力,压力有所降低,相应的饱和温度也有所下降。 直流锅炉的特点 1.超临界直流炉没有汽包 超临界直流炉没有汽包环节,给水经加热、蒸发和变成过热蒸汽是一次性连续完成的,随着运行工况的不同,锅炉将运行在亚临界或超临界压力下,蒸发点会自发地在一个或多个加热区段内移动。因此,为了保持锅炉汽水行程中各点的温度、湿度及水汽各区段的位置为一规定的范围,要求燃水比、风燃比及减温水等的调节品质相当高。 2.超临界直流锅炉蓄能小且呈分布特性 在超临界直流炉中,由于没有汽包,汽水容积小,所用金属也少,锅炉蓄能显著减小且呈分布特性。蓄能以二种形式存在——工质储量和热量储量。工质储量是整个锅炉管道长度中工质总质量,它随着压力而变化,压力越高,工质的比容越小,必需泵入锅炉更多的给水量。在工质和金属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蓄热量,它随着负荷非线性增加。由于锅炉的蓄质量和蓄热量整体较小,负荷调节的灵敏性好,可实现快速启停和调节负荷。另一方面,也因为锅炉蓄热量小,汽压对被动负荷变动反映敏感,这种情况下机组变负荷性能差,保持汽压比较困难。 3. 直流锅炉的给水品质要求高 直流锅炉没有汽包,不能进行锅内水处理,给水带来的盐分除一部分被蒸汽带走外,其余将沉积在受热面上影响传热,使受热面的壁温有可能超过金属的许用温度,且这些盐分只有停炉清洗才能除去,因此为了确保受热面的安全,直流锅炉的给水品质要求高。 4.直流锅炉的启停和变负荷速度快 直流锅炉由于没有汽包,在启停过程及变负荷运行过程中的升、降温速度可快些,锅炉启停时间可大大缩短,锅炉变负荷速度提高。 第二章 锅炉整体布置介绍 型号 DG2000/26.15-Ⅱ2 型 型式 超超临界参数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 变压直流炉、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 Π 型 锅炉。 锅炉宽度22162.4mm,锅炉深度15456.8mm,顶棚标高72500mm。 燃烧方式: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36只低 NOx 旋流式煤粉燃烧器 锅炉主要参数(B-MCR ) 过热蒸汽流量t / h 2060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MPa 26.15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605 再热蒸汽流量t / h 1638.8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 4.62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 4.67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49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603 给水温度℃ 292 排烟温度(修正前)℃ 132 保证热效率% 93 东锅超超临界锅炉主要技术特点 1: П型布置是传统普遍采用的方式,烟气由炉膛经水平烟道进入尾部烟道,在尾部烟道通过各受热面后排出。 其主要优点是锅炉高度较低,尾部烟道烟气向下流动有自生吹灰作用,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形式,对传热有利等。 采用内螺纹管,提高水冷壁安全裕度 管间吸热偏差小,适应变压运行 4:锅炉旁路系统采用带炉水再循环泵的启动系统,虽然系统相对复杂,但在锅炉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可以回收大量的工质和热量,同时保证启动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5:过热汽温调温方式为煤水比和二级喷水减温来控制,再热汽为烟气挡板调温、燃烧器摆动并装有事故紧急喷水。过热器正常喷水水源来自省煤器出口的水,这样可减少喷水减温器在喷水点的温度差和热应力,再热器喷水水源来自给水泵中间抽头。 第三章 主要受热面介绍 水冷壁 过热器 再热器 省煤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