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第七单元PPT课件.ppt

发布:2018-06-09约1.26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七单元 儒学 与现代管理 日本的管理哲学,渗透了很多的儒家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西方人研究的一个重点。(历史) 随着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他们不再满足于日本管理哲学,而是想直接众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现在) 一、管理 现代管理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运用人力、物质、信息、设备等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来达到预定目标的各种活动和全部过程。 人类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自古有之。然而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形成于近几百年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 泰罗----科学管理 梅奥----人群关系论 二战后----企业文化 20世纪中后期至本世纪初----人本管理 二、儒学人本哲学与现代人本管理 (一)人本哲学与现代管理中的人本意识 儒家是一个人本主义的道德哲学。它的核心精神是“仁”。而“仁”的核心内涵就是爱人,就是以人为本。 儒家十分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互爱。 现代企业如果仅把工人作为劳动的工具、作为赚钱的工具,企业就缺乏向心力、凝聚力。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明确的人本意识,能够爱护并尊重员工。 孟子: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即要确保百姓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否则就不可能安心于本职工作。 孟子“制民之产”。即保证人民有一定的私人财产。 孟子强烈批评当政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却使“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孟子强调为政者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强调“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 孟子提出了“王道”和“霸道”两个概念。以德服人,这是王道,以力服人,这是霸道 “礼”是儒学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孔子认为,仁是人的内在修养,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与礼一内一外,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学中的礼,不仅仅是指礼貌、礼仪的意思。它的内涵极为广泛。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可见,礼包含有社会典章制度、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规范的含义。 礼在古代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是指以为集中体现的一整套社会文明体系。 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强调秩序性,尊卑分明,要求人们各安其位。 2、是具有道德内涵的社会规范。 3、强调感化性。 “礼”用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敬” 这些思想对现代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举贤与能和人力资源管理 (一)儒家的知人论与人才的考察和评估 孔子在《论语·先进》一章中专门谈到知人、识人的问题。 对于知人,儒学给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1、听其言 2、观其行 3、观于友 4、询于众 5、试以事 另外,儒家要求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二)儒家的任人论与人力资源的运用 任人为贤。 孟子:“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孟子提出“急亲贤”的口号,“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