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吉林省长春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9约6.0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届吉林省长春九台市师范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化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

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

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 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

3.下表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镇户兵比例表

镇别

户数

兵数

户:兵

兵数出处

魏博

74498

70000

1.1:1

《旧唐书》卷一二七《洪经纶传》

成德

63604

50000

1.3:1

《旧唐书》卷一四四《阳惠元传》

武宁

37251

30000

1.2:1

《全唐文》卷七一六《使院新修石幢记》

泽潞

26059

20000

1.3:1

《旧唐书》卷一三二《李抱真传》

淮西

12867

50000

0.3:1

《旧唐书》卷二一四《吴元济传》

由表可以推知,唐代中后期

A.藩镇拥兵自重脱离中央控制

B.战事多导致军事参与率较高

C.朝廷军队征兵标准日趋严格

D.呈现出北强南弱的战略态势

4.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并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这种做法

A.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 B.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

C.改变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5.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正在迅速完成

C.优先发展重工业合乎国情 D.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6.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

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

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

7.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认为80年代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③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的文件

④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修正主义国家”常被人们用来指称那些意欲颠覆或推翻现存秩序的国家。70多年前,最可能被英国指责为“修正主义国家”的是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9.“五四”后一年,新出版的刊物达400多种,新成立的社团也以百计。“五四”后两年,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研究系梁启超等人之间,展开了思想论战。这说明“五四”后

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地位得以确立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仍是主流思想 D.社会改造的新思潮广泛传播

10.鲁迅在《关于“舒愤懑”》里写道:“……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这一天了。”“这一天”的变化与以下哪一事件紧密相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11.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 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12.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清廷舍弃了传统华夷观 B.清朝利用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