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发展的基础专题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研究一区位条件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端,东临海洋西接大陆。地处东经119°30~121°,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潍莱疏港、青莱、荣乌青龙
图1 青岛邮轮母港示意图
航空:流亭机场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空港整体技术等级达到4E标准,能够满足波音747大型飞机的满载起降,机场候机楼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800万人次,高峰小时5120人次的运输需求。机场保障等级为4E级。截止2014年末拥有国内航线111条,国际航线17条,港澳台地区航线5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641.2万人次,增长13.1%;航空行货邮吞吐量20.4万吨,增长9.8%。已有国航、东航、南航、汉莎、大韩、韩亚、全日空、港龙、UPS公司等34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青岛机场投入运营,通航国内61个城市和国际(地区)16个城市,每周航班密度近3000架次,基本形成“沟通南北、辐射西部、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开放型航线布局。
表1 近年青岛流亭机场航线情况
年份 国内航线 国际航线 港澳台航线 2010 95 10 3 2011 107 9 3 2012 95 11 3 2013 102 15 4 2014 111 17 5
目前,青岛新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在筹备建设中,按照规划,青岛新机场航站楼面积将达到45万平方米,运行等级为4F,预计202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04架次。青岛新机场将建设成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的国际化区域性枢纽机场,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力新引擎。
图2 青岛新机场位置图
铁路:正在形成铁路青岛站和青岛北站两个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胶济客专、太青客专(石济段还未通车)、青荣城铁、济青高铁、海青铁路、青连铁路(建设中)、青即城铁以及烟蓝铁路等10条铁路的铁路网络体系。目前通过已建成的高速铁路网,青岛已与北京、上海、天津、合肥、武汉、杭州等国内八大城市的高铁互通,实现了与国内重点城市之间的便捷互通。
图3 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良好的交通区位,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是青岛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丘陵是青岛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面积6753937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1.04%。青岛市山地面积为153584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43%,多数为海拔小于1000米的低山,仅崂山个别山峰在1000米以上。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山脉:全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
图4 海上名山第一——崂山
河流: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目前,青岛已经确立“三城两线”旅游发展布局,大沽河生态旅游轴带是两线之一,担负着辐射联动青岛北部重点旅游区,统筹南北区域旅游一体化和海陆旅游互动发展,解决沿海一线旅游拥堵、北部旅游边缘化问题,打算把大沽河流域打造成为生态旅游的长廊、北部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的产业聚集和辐射带。
图5 大沽河湿地公园
海域: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8405平方公里;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