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难点54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解析版).doc

发布:2018-06-07约2.8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生在解答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类试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2. 3..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村【注】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表现“幽”的。 【答案】这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用的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人物的悠闲相互映衬,颈联的妻子“画纸”,稚子“敲针”,是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安闲,而颔联的燕子“去来”与沙鸥“亲近”,属环境描写,以环境的安闲映衬人的安闲,这两联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幽”。学科#网 2.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的,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 【答案】本题考查对诗歌抒情手法的鉴赏。对抒情手法的鉴赏,一是要明确用了怎样的手法,二是要明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歌鉴赏,无论鉴赏什么,都必须联系诗歌本身去谈,不能脱离文本。 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艺术技巧类题目常见的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构思技巧:构思技巧+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一、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小题。 吴城览古 陈羽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馆娃宫怀古(其一) 皮日休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1.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陈诗首句点“旧国”,照应诗题“览古”,并营造冷清空寂的氛围。 B.陈诗第二句承上启下,既承上文“水烟空”,又引出后文“年年先发”的感慨。 C.陈诗第三句描绘今日此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表达对春色的喜爱。 D.皮诗首句,从侧面着笔,一个罗衣轻飘、芳香四溢的倩影便跃然纸上。 E.皮诗后两句,批评嘲讽勾践送去一个美女西施便赚来一个国家的做法是值得羞耻的。 2.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时分,诗人王维手持竹杖,与好友裴迪相约虎谿,两人一起前往感化寺游览。 B.颔联写暮色催促游山之客及时赶路,这时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的流水声,循着曲折环绕的流水,诗人来到了自己的客房。 C.颈联上句描写感化寺周围的野花丛生盛放,下句使用拟人手法,写山谷中的鸟儿因怕打扰了周围的环境,只敢轻叫一声。 D.尾联写夜里诗人独自在感化寺的山林中静坐,感受清风从空荡荡的松林间吹过,似有秋意,空林、松风让诗人感孤寂。 E.王维常常在诗中融合绘画技巧,让诗歌景致鲜明,这首诗描写了暮色中的感化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亦是诗中有画。 2.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018届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前两句写卖松人到长安卖松树,虽然是求利,但是心思独特。 B.第三句中的“寒涧”两字写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为下文的“瘦叶几经雪”做铺垫。 C.卖松人所卖的松树具有生长环境恶劣、叶瘦花淡、无人赏识的特点。 D.“淡花应少春”,花淡,缺少春意,因此暗含作者的批评。 E.尾联写长安人重视桃李芬芳美艳,可惜的是染上了六街的灰尘。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 1.CE 2.①陈诗扣“览”展开,借景抒情。诗人览吴城、香径、歌舞地、馆娃宫而生发昔盛今衰之感,表达对西施的怜悯之情。②皮诗扣“怀”展开,叙事议论。叙述吴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