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六章电磁现象与电磁波第二节磁感应强度达标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三册.docx
PAGE
PAGE6
其次节磁感应强度
合格考达标练
1.如图所示的磁场中放置两个面积相同的闭合线圈S1、S2,由图可知穿过线圈S1、S2的磁通量大小关系是()
A.穿过线圈S1的磁通量比较大
B.穿过线圈S2的磁通量比较大
C.穿过线圈S1、S2的磁通量一样大
D.不能比较
解析穿过线圈S1的磁感线条数多,故穿过线圈S1的磁通量比较大,选项A正确.
答案A
2.把长度为L、电流为I的一小段电流元放入某磁场中的A、B两点,电流元在A点受到的磁场力较大,则()
A.A点的磁感应强度确定大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
B.A、B两点磁感应强度可能相等
C.A、B两点磁感应强度确定不相等
D.A点磁感应强度确定小于B点磁感应强度
解析由于电流元方向和磁场方向关系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故B正确.
答案B
3.在匀强磁场中某处P放一个长度为L=20cm、通电电流I=0.5A的直导线,测得它受到的最大磁场力F=1.0N,其方向竖直向上.现将该通电导线从磁场中撤走,则P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A.0
B.10T,方向竖直向上
C.0.1T,方向竖直向下
D.10T,方向确定不沿竖直向上的方向
解析导线受到的是最大磁场力F=1.0N,可知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由B=解得B=10T.由于磁场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可判定磁场的方向确定不会竖直向上,二者是相互垂直的关系,方向可有多种状况.撤走导线后,P处的磁感应强度不变.故D正确.
答案D
4.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右边有一个矩形线框,线框平面与直导线共面,若使线框渐渐远离(平动)通电导线,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将()
A.渐渐增大 B.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解析线框远离导线时,穿过线框的磁感应强度减小,线框的面积不变,所以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小.
答案B
5.在试验精度要求不高的状况下,可利用罗盘来测量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详细做法是:在一根南北方向放置的直导线的正下方10cm处放一个罗盘.导线没有通电时罗盘的指针(小磁针的N极)指向北方;当给导线通入电流时,发觉罗盘的指针偏转确定角度,依据偏转角度即可测定电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现已测出此地的地磁场水平重量为5.0×10-5T,通电后罗盘指针停在北偏东60°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测出该通电直导线在其正下方10cm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5.0×10-5T B.1.0×10-4T
C.8.66×10-5T D.7.07×10-5T
解析如图所示为磁场的分布图,则通电直导线在该位置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为B2=B1tan60°=8.66×10-5T.
答案C
6.如图所示为一半球面,底面垂直匀强磁场(水平向右)放置,此时穿过它的磁通量为Φ1,现使它围着竖直方向的轴转动90°,磁通量变为Φ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Φ1=0 B.Φ2=0
C.Φ1=2Φ2 D.Φ1=Φ2
解析转动前磁通量不为零,转动90°后,磁感线从球面穿进,又从另外球面穿出,通过这个半球面的磁通量Φ2=0.因此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7.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为半圆弧的圆心,∠MOP=60°,在M、N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时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若将N处的长直导线移至P处,则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B2,则B2与B1之比为()
A.1∶1 B.1∶2
C.∶1 D.∶2
解析依题意,导线在M、N处时,每根导线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方向竖直向下,当N处的导线移至P处时,O点合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2××cos60°=,则B2与B1之比为1∶2.
答案B
等级考提升练
8.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先后引入长度相等的直导线a和b,a、b导线的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但两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因此所受的力也不同,如图所示中的几幅图像表示的是导线所受的力F与通过导线的电流I的关系.a、b各自有一组F、I的数据,在图像中各描出一个点.在A、B、C、D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在匀强磁场中,当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时所受安培力为F=BIL,由于磁场强度B和导线长度L不变,所以F与I的关系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9.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abcd位于纸面内,边长为L,匝数为N,过ab中点和cd中点的连线恰好位于垂直纸面对里的匀强磁场的右边界上,磁感应强度为B,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A. B.
C.BL2 D.NBL2
解析当abcd有一半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时,磁通量为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