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基底细胞腺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 腮腺的解剖 位于面侧部,略似倒立锥体形,底上尖下,上缘为颧弓,前缘覆盖咬肌表面,下缘为下颌角下缘、二腹肌后腹的上缘,后界为外耳道前上部,并延伸于乳突尖部 BCA病理基础 原为单形性腺瘤的一个亚型,1991年独立分类 病理成分单一:基底样细胞 四个类型:实性型、小梁型、管型和膜性型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男女比约1:2) 腮腺腮腺区无症状、渐大性、可移动结节 大小:多小于3.0cm 位置:多位于浅叶 数量:多为单侧、单发 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 边界:清晰,有包膜 与其病理分型关系密切相关,最常见为实 质型,呈长T1长T2信号,常见囊变。 增强明显强化,程度较高。 BCA的鉴别诊断 多形性腺瘤(占良性肿瘤约75%) 腺淋巴瘤(占良性肿瘤约5-10%) 多形性腺瘤 多见于30-50岁青壮年,无性别差异 圆形、椭圆形,有分叶,3-5cm T1WI等低信号,T2WI稍低-明显高信号,小的病灶信号较均匀,大的病灶信号不均,常发生坏死、囊变。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部分有延迟强化的趋势。 腺淋巴瘤(Warthin瘤) 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多有吸烟史 常双侧、多发 常有分叶及多发小囊状表现 T1WI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有“快进快出”的趋势。 小结 老年女性,病灶小于3.0cm,无分叶,均匀长T1长T2信号,明显强化,应考虑基底细胞腺瘤的可能。 青壮年,T2WI信号较高,且不均匀,出现坏死、囊变,有延迟强化趋,应考虑多形性腺瘤可能 老年男性,有吸收史,双侧多发,浅叶下极,T1WI有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有“快进快出”特点,应考虑腺淋巴结瘤可能 * * 2014年3月28日病例随访讨论 影像科 陈潭辉 BCA临床特点 BCA一般特点 BCA MR表现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