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教案浙科版必修1.doc

发布:2025-03-29约1.8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1教材与学情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是中学生物学必修1(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章第3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中的活动。在本活动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糖类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意在让学生驾驭淀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及颜色反应,了解不同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比照”是一种重要的试验思想,在后续的生物试验中广泛用到了比照试验,因此,在本试验中引入比照试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照”思想。

2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能够用生命观念相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理性思维:敬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看法,在试验中运用比照思想,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阐述试验结果。

科学探究:学会运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淀粉和蛋白质。针对试验目的,进行视察、提问、试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沟通与探讨。

社会责任:养成讲究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作出理性说明和推断。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试验的重点是让学生驾驭淀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及颜色反应,难点是试验表格的设计和试验操作。

4课前打算

①试验材料的打算。

②课前1天完成导学案:主要内容包括试验原理、试验结果的预料和试验结果记录表的设计。老师批阅后发给学生。

5教学过程

5.1学生依据预习在黑板上写出试验原理:试剂和显色反应

5.2老师演示指示剂检测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在演示指示剂的显色反应时,即引入比照试验,均以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比照。

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溶液:取2mL蛋白质溶液加入A试管,取2mL蒸馏水加入B试管,向2支试管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振荡试管,使样本与双缩脲试剂A混合匀称,再分别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可以视察到A试管呈紫色,而B试管呈现双缩脲试剂B的蓝色。由此可知,双缩脲试剂遇蛋白质呈紫色。

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淀粉溶液:取2mL淀粉溶液加入C试管,取2mL蒸馏水加入D试管,向2支试管分别加入1滴碘-碘化钾溶液。可以视察到C试管呈蓝色,而D试管呈碘-碘化钾溶液稀释后的浅黄色。由此可知,碘-碘化钾溶液遇淀粉(直链淀粉)呈蓝色。

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葡萄糖溶液:取2mL葡萄糖溶液加入E试管,取2mL蒸馏水加入F试管,向2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试管,使样本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匀称,将试管置于热水浴中加热3min。可以视察到E试管呈红黄色,而F试管呈本尼迪特试剂的蓝色。由此可知,本尼迪特试剂和还原糖(葡萄糖)经热水浴呈红黄色。

5.3学生预料检测结果

老师供应稀释蛋清液、马铃薯匀浆和白梨汁。在对这些样品检测之前,先让学生依据已有学问预料这些样品中所含的物质(在课前完成)。老师邀请不同预料结果的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并说明为什么这么预料。探讨、点评后,老师给出自己的预料。

5.4学生进行检测试验

学生4人一组检测稀释蛋清液、马铃薯匀浆和白梨汁中所含物质。试验方法如老师演示试验所述。老师在学生试验过程中进行指导。学生刚好将试验结果记录到自己设计的试验结果记录表中。

5.5学生展示试验结果

5.5.1学生展示设计的试验结果记录表。对不同表格进行展示,探讨、分析表格是否符合规范。

5.5.2邀请学生将试验结果写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探讨试验结果,与自己组的试验结果比较。老师进行点评,并展示自己课前试验的结果。

5.6探讨

问题①:预料与实测的结果是否一样?

与预料相比,实测的结果存在差异:稀释蛋清液预料含还原糖,马铃薯匀浆预料含蛋白质,白梨汁预料含蛋白质和淀粉,但实测都无法检测到。

问题②:检测不到某种物质是否意味着不含该物质?

有可能由于这些物质含量过少而使检测结果呈阴性。

6教学反思

本试验先由老师介绍各指示剂及颜色反应,再由学生用这些指示剂去检测生物样品,并进行分析、探讨,熬炼了学生运用学问的实力。在老师演示各指示剂检测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时,即引入了比照试验(空白比照),使学生初步了解比照的作用。在试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马铃薯匀浆和白梨汁很简单被氧化呈褐色,这促使他们考虑样品的颜色对试验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试验预料和实测结果的差异,会促使他们思索无预期的颜色反应是否意味着不含要检测的物质,从而联想到检测方法的精度问题。此外,学生还可以对自己感爱好的材料进行检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