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以中弘股份为例.docx

发布:2021-02-26约2.26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2.1 国外文献综述 2 1.2.2 国内文献综述 2 1.3 研究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 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3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3 2.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念 4 2.2 理论基础 4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4 2.1.2 委托代理理论 4 2.1.3 信号传递理论 4 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5 3.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 5 3.1.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5 3.1.2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 7 3.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 8 3.2.1 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范围 8 3.2.2 质量不高 9 3.2.3 披露动力不足 9 3.2.4 审计机构的审核评判有失客观公正 9 3.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分析 10 3.2.1 政府的原因 10 3.2.2 上市公司的原因 10 3.2.3 审计机构的原因 10 3.2.4 信息使用者的原因 10 4 案例研究——以中弘股份为例 11 4.1 中弘股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背景介绍 11 4.1.1 基本情况 11 4.1.2 事件回顾 11 4.1.3 选择理由 11 4.2 中弘股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介绍 12 4.2.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现状 12 4.2.2 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报告披露现状 12 4.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2 4.3.1 披露报告过于形式化 13 4.3.2 认定和认量标准不合规 13 4.3.3 披露不及时 15 5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15 5.1 针对政府层面的建议 15 5.1.1 健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15 5.1.2 加强监管力度 16 5.2 针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16 5.2.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16 5.2.2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16 5.3 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16 5.4 加强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知 17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17 致 谢 20 摘 要 财务丑闻财务丑闻与公司发展相伴相生,也暴露出内部控制缺失带来的危害。2002年,美国国会出台的萨班斯法案,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确保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隔两年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也随之诞生。法规的实施迫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入强制阶段,但造假违规事件仍然层出不穷。 国内外文献的评述和相关概念的界定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由此展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关于内控信息的披露现状,再以中弘股份为案例分析个体问题,发现披露存在缺乏统一标准、动力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主要是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对内控信息披露存在偏见、审计机构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力不强、信息需求弱等四方面原因导致的。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政府加强监管、公司完善治理机制、加强审计独立性、加强投资者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认知等建议,得出研究结论与启示,不仅为以后的研究拓宽思路,也推动内控披露体系的建成。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评价报告;中弘股份 ABSTRACT Financial scandals are accompanied by corporate development and expose the dangers of missing internal controls.In 2002, the Sarbanes-Oxley Act introduced by the US Congress for the first time ensured the reliabi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t the legal level.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worth learning.China issued the Basic Standards for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s. Two years later, the Guidelines f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