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花生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2-15约8.33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CCOAXXXX—XXXX

1

花生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术语定义、生产技术要求、生产技术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以花生仁为原料生产食用花生油的加工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32花生

GB/T1534花生油

GB1886.5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抽提溶剂(又名己烷类溶剂)GB1886.1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GB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5749

GB7718

GB96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8873粮油名称术语油脂工业

GB895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GB10381饲料用花生饼

T/CCOAXXXX—XXXX

2

GB10382饲料用花生粕

GB/T13383食用花生饼、粕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6629植物油抽提溶剂

GB/T1737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1964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料

GB/T30354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

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

3术语和定义

GB1534、GB8873中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浓香花生油superfinefragrantpeanutoil

花生仁经炒籽、压榨、毛油冷却、过滤,或其他方法制取的具有浓郁香味的食用花生油。

3.2冷榨花生油lowtemperaturepressedpeanutoil

花生仁在室温或低温下压榨(花生仁入榨温度在65℃以下)制取的花生毛油,再经精炼得到食用花生油。

3.3色选colorsorting

通过色选机,利用颜色差异将花生仁中的变色粒和霉变粒除去的过程。

3.4炒籽cooking(stir-frying)

花生仁经160℃以下适度焙炒,使之形成具有香味花生的过程。

3.5冷滤fitrationatlowtemperature

对压榨花生毛油进行冷却、过滤,去除其中磷脂等胶体杂质及饼屑等悬浮杂质的过程。冷却温度宜采用15-20℃。

4生产技术要求

T/CCOAXXXX—XXXX

3

4.1预处理压榨车间

4.1.1原料

应对进厂的花生仁原料进行取样和品质检验,必要时(预期安全风险较大;预期到原料产地或收获年份可能存在的风险)应对黄曲霉毒素B1、塑化剂、苯并芘含量及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

原料的包装材料(塑料编织袋)应符合GB9685的规定。对于长时间储存的花生仁原料应避免使用废旧的、非食品包装材质的塑料编织袋。

4.1.2花生仁清理

4.1.2.1筛选(基于塑料类杂质脱除及塑化剂防范控制)

应设置合理的筛选设备和工艺条件,通过筛选去除花生仁中的杂质,特别要注意对塑料杂质的筛选去除,实现对原料中塑化剂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4.1.2.2磁选

应设置合理的磁选设备和工艺条件,去除花生仁中的金属杂质。4.1.2.3风选

应设置合理的风选设备和工艺条件,去除花生仁中的轻杂、重杂、灰尘及塑料类杂质(主要为塑料编织袋碎屑),也可以脱除加工过程脱落的花生红衣。

4.1.2.4色选(基于霉变粒脱除及黄曲霉毒素防范控制)

宜设置合理的花生仁色选装置,去除花生仁中的霉变粒和变色粒,要求色选设备的色选精度不小于99%,带出比(异常粒:正常粒)大于8:1。色选后花生仁中霉变粒不得超过2.0%,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超过20μg/kg。为保证色选效果,应对色选机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清洗。

4.1.2.5经清理后的净料要求

花生仁经过清理后,净料含杂不得超过0.1%,气味、色泽正常,质量符合GB19641的规定。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