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疾病名】风疹【英文名】rubella.PDF

发布:2017-04-23约1.32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疾病名】风疹 【英文名】rubella 【别名】bastard measles;epidemic process;epidemic roseola;German measles;病毒性德国麻疹;风痧;红疹;流行性蔷薇疹;隐疹 【ICD 号】B06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1.病因研究进展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感染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成人也可发病。哥伦比亚的 Mitchell, L.A 等曾论述了慢性风疹与关节炎的相关性。还有人报道,慢性肝炎病人和高 滴度风疹抗体的病人对风疹病毒的结构蛋白表现同一种专一抗原抗体反应。这 说明 RV 可能与关节炎、肝炎等疾病的发生有关。更值得注意的是,风疹病毒可 通过母体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发育障碍,引起胎儿产生先天性风疹综合 症(CRS)、畸胎或死胎。据一项调查在美国、英国、法国、挪威等国家 RV 血清 阴性的妊娠妇女中,每年婴儿先天性风疹(CR)的发生率只为 0.4‰。然而,母 体感染 RV 时,胎儿虽不一定百分之百发生感染,但妊娠头 12 周内感染 RV 导致 CR 的发生率却高达 80%,13 至 14 周为 54%,6 个月时为 25%。 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RV 感染人体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很广。RV 是一种 单股正极性 RNA 病毒,人是 RV 的唯一宿主。RV 是造成畸胎及先天性疾病的病 毒之一,而且对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RV 还与多种急性和慢性综 合症包括类风湿性,神经性及自身免疫性紊乱有关。在急性自染、疫苗接种或 子宫内接触之后,RV 可在人体内存在很长时间。在持续感染患者中,通常的临 床指症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只有一小部分宿主细胞被感染,或病毒基因的表 达受到限制。 (1)RV 感染对母儿的影响:RV 感染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增高。胎膜早 破的原因很多,除少见的创伤性因素(外伤、性交)及较常见的子宫峡部、子宫 颈功能不全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已公认与胎膜早破有关。一方面,由于 羊膜囊下极受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绒毛膜羊膜炎,感染部位胎膜的组织结构受 到直接破坏;另一方面,未感染部位的绒毛膜、羊膜则保持原有弹性和坚韧 度,其承受宫内压力比炎症部位大,两者之间造成宫内压力不均,导致胎膜早 破。 RV 感染后,绝大多数孕妇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可使胎儿、新生儿出现严重 的征象及先天缺陷或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作者报道研究结果也证 实,RV 感染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病率明显升高。RV 是引起胎 儿感染并致畸的病原体,可致死胎。发病原因可能与 RV 干扰了胎儿正常细胞的 复制,以及影响了胎儿器官的正常发育有关。由于 RV 宫内感染导致胎盘发生绒 毛炎,可使胎盘供给胎儿的氧及营养物质运送障碍,导致胎儿慢性宫内低氧。 (2)宫内 RV 感染的胎盘病理变化:胎盘病理变化差异很大,从无特殊异常 到绒毛大片炎性损坏。胎盘目检偶有体积增大或水肿样改变;镜检主要为轻度 灶性或重度弥散性、坏死性绒毛炎和绒毛干血管的坏死性动脉炎以及绒毛成熟 障碍。绒毛炎表现为病变绒毛滋养细胞局灶性或全部坏死,致使绒毛互相粘 连,绒毛间质内浸润的炎症细胞多为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绒毛干血管内皮细胞 坏死及血管周围炎。绒毛成熟障碍表现为绒毛大小不一,轮廓不规则,绒毛间 质内血管形成差等。RV 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的常见病原体,血行性感染既是导 致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又是胎盘病理炎症改变的主要原因。由于胎盘结构受 损,从而影响其功能。有关病原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 讨。 (3)CRS 临床表现及症状:孕妇感染风疹后,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由于 病毒破坏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干扰了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可导致死产、流产 或出生后婴儿先天性损害,包括失明(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耳聋(听觉 中枢无知觉),先天性心脏缺损(动脉导管开放或闭锁不全等)和智力发育不全 (头小畸形)等畸形后果,以及发育迟缓、骨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脾大、 溶血性贫血等非畸形后果。CRS 可以表现为畸形和非畸形,有即发和迟发、有 暂时和永久性损害不同的表现。概括地说,CRS 的临床表现分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