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育种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一、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二、品种的属性(特性):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五方面。
(1)优良 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需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适加工等。
(2)适应 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某种逆境的适应,对一定的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如对肥、水充足的适应,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对加工及其工艺过程的适应等。
(3)整齐 包括品种内个体间在株型、生长习性、物侯期等方面的相对整齐一致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对整齐一致。
(4)稳定 指在采用适于该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保持前后代遗传的稳定。
(5)特异 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三、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对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并培育出栽培品种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第三章 育种对象和目标
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产量、品质、成熟期、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的抗耐性、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运品质等。
第四章 种质资源
一、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育种的原始材料。
注:种质:是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P46-50
重要性:①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种。如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几乎毁掉整个欧洲马铃薯种植业。②当代植物育种中的每一重大成就,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几乎都是和种质资源方面重大发现和开发利用联系在一起的。③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迫切性:
1)种质资源面临迅速流失的重大威胁:①森林覆盖率下降;②过度放牧和盲目滥垦;③大面积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④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⑤育种业发展迅速但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抢救种质资源刻不容缓
维护种质资源大国的国际自主地位。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P63:主要有就地保存、迁地保存、资源圃保存和种质库保存等。
保存方法:
①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划定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种质资源的最好方式,它保留了种质资源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它不致随着自然栖息地的消失而灭绝。
主要方式有: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工圈护。
保护对象:稀有的良种单株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树名木,如莆田千年的宋家香古荔树;稀有种、濒危种、野生种等。
②种子保存:是以种子为繁殖材料的种类最经济、最简便、应用最普遍的资源保存方法。
顽拗型种子一般不用种子保存资源。如枇杷、荔枝、茶、茭白等。
用于保存种子的种质库有三种类型:
短期库:临时存放种子,温度10-15℃;
中期库:繁殖更新,温度0-10℃;
长期库:温度-10 ~ -15℃,用于长期保存种质。
③资源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其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处保存。
一般用于多年生无性繁殖植物、水生植物和其它种子为顽拗型的种类。
资源圃保存的优点:不受繁殖方式所限;不受种子寿命所限。
缺点:比较麻烦;特别种质资源数量较多时,易造成人为差错、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加快了世代进程,改变变异度(纯合、突变等)。
④离体试管保存:利用离体培养技术保存离体的组织、器官等种质资源。
将离体细胞、组织、器官置于低温(-80℃~ -100℃)下短期或中期保存;在液氮(-196℃)中长期贮存。使用时,取出材料,经一定程序解冻,通过组织培养诱导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优点:适于保存顽拗型植物、水生植物和无性繁殖植物的种质资源。与资源圃保存相比,保存数量多、节约土地和劳力、不需要频繁繁殖更新、避免不良条件影响等。
离体保持两个系统:缓慢生产系统;超低温保存系统。
⑤利用保存:种质资源在发现其利用价值后, 及时用于育成品种或中间育种材料,这是一种对种质资源切实有效的保存方式。
⑥基因文库保存:将资源植物的总DNA或染色体所有片段随机连接到载体上,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增殖成大量可保存在生物体中的单拷贝基因,提取质粒或在超低温 下保存菌种。
第五章 引种P81
一、引种:植物的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它一定的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迁移到新的地区种植,叫引种。引种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而自然界中依靠自然风力、水流、鸟兽等途径传播而扩散的植物分布,则不属于引种。
广义的引种:指从外地区(指不同的农业区)和外国引进新植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狭义的引种:(作为育种途径之一的引种)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