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卷A标准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009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2010 ~2011学年度 第 一学期)
课程名称 西方经济学(宏观) A 卷
考试形式 闭卷 考核类型 考试
本试卷共 五 大题,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复核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
6.在IS-LM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越平,则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7.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8.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民生产值9.一般来说,国民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递增。(×)
10.提高现率和准备率都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
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净资本流出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后者主要是土地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收买或出售。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 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隐含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请推导IS曲线,论述IS曲线的斜率大小与移动的决定因素,并说明其中的经济含义
IS推导:由Y=C+I,I=e-dr,C=a-bY可得IS曲线方程为r=(a+e)/d-(1-bY)/d
(3)
其斜率的大小由b和d决定,b、d越大则斜率越小。(1)
其平移则主要由a、e决定, a、e 增加曲线右移,反之左移。(1)
经济含义:d是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它表示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时投资变动的幅度,如果d较大,即投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敏感,利率的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进而引起收入的较大变化,反应在IS曲线上是:利率较小的变动就要求有收入较大的变动与之相配合,这时IS曲线斜率比较小。
b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b较大,意味着支出乘数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的变动幅度也大,这时IS曲线斜率比较小。
a增加表示人们的消费习惯更加倾向于提高消费,因此同样水平的消费现在只要更低的收入就可以达到,因此IS曲线右移。
e增加表示人们的投资热情更高了,因此同样水平的投资现在只要更高的利率就可以达到,因此IS曲线右移。(5)
2.试述货币政策的作用原理、使用原则及其局限性
原理:包括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政府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或者上升,从而引起投资的上升或者下降,最终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或者减少,M→R→I→Y。(3)
货币政策的使用原则,经济萧条的时候使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投资需求从而引起总需求的上升,增加国民收入,反之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3)
局限性: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