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座机电话号码6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Principles of Compiler
设计周数:1 学分:1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技术方向)本科生
先修课程:C/C++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编译原理
一、目的和意义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是学完《编译原理》课程之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编译器设计的思想,加深对编译原理和应用程序的理解,针对编译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编程,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编译程序构造技术实践技能,初步培养研制简单编译器的能力。
二、选题要求
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常应包含编译原理课程中关于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重要分析方法,最好能将这些方法综合应用。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成果宜具有相对完整功能。
三、任务及要求
1.任务
① 学习实现简易编译器的一般构造和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② 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合理选用方案、实现工具和实现方法;
③ 掌握简单编译器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④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 进一步掌握程序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⑥ 撰写规范的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2.要求
① 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② 教师讲解
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
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着重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理解编译器的一般设计方法、步骤。
③ 学生查询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课题名称及要求;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画出系统流程框图、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等内容);系统分析与设计(编译程序的各部分功能设计,进行详细设计和编码等内容。
④ 教师审查
审查设计报告是否规范,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正确、可行,否则要求调整或整改。教师记录学生的相应成绩。
⑤ 学生进行程序调试和运行
通过教师审查后,即开始上机进行程序调试。调试和排错工作原则上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以兼顾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为宗旨,视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指导。应对实验纪律和态度提出严格要求,督促、激发、引导学生圆满完成设计任务。
⑥ 验收并简单考查
学生在系统达到相应功能和要求后,保存程序调试运行结果,申请指导教师验收。对达到设计要求的,教师将对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答辩考查,然后在综合实验结果给出实际操作分。未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的,则要求其调整和改进,直到达标。
⑦ 撰写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应认真、规范、正确(见附录)。
四、进程安排
序号 内 容 时间(天) 1 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 课外时间 2 教师讲解 0.5 3 学生查询资料,确定设计方案,教师审查 1 4 学生进行程序设计、调试 2 5 验收并简单考查 0.5 6 撰写设计报告 1 合 计 5 教材:《》,编著,,
参考书:《》,编著,,
《》,编著,出版社,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版),陈火旺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大纲制订人:肖 旻
大纲审定人:屠立忠
制订日期:2010年5月
附录: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参考格式
封面
目录
内容部分包含:
一、设计任务
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三、系统详细设计与编码(分析、设计、实现)
四、程序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五、系统程序调试与运行以及结果分析
六、改进意见与收获体会
七、主要参考资料
附录:源程序清单和结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