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与能量教科版.doc

发布:2016-11-29约1.18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动与能量典型例题】 例1. 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探险队乘坐的中华勇士号橡皮艇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静止的 B. 以江水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C. 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D. 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艇是运动的 解析:若以岸边地面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橡皮艇、江水都向下游运动,而且运动得一样快,而岸边的树是不动的。因此,上面的几种说法中只有“以江水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的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B)。 例2. 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分钟通过了1200米的路程,小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 A. 1200米/秒 B. 20米/秒 C. 60米/秒 D. 0.5米/秒 解析:已知: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t=1分钟=60秒,通过的路程s=1200米,求:小汽车行驶的速度 解: 答:此题应选(B) 例3. 长20米的一列火车,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米。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秒? 解析:火车过桥的全部过程是指从火车头进桥到火车尾驶出桥的全部过程,所以,所通过的路程s应等于桥长与列车长之和。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36千米/时=10米/秒,即可求t 答案:已知:υ=36千米/时 s车=20米 s桥=980米 求:t 解:列车过桥时间 = =100秒 答:这列火车过桥要用100秒。 例4. 两个火车站之间的铁轨为双轨。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火车站相向开出。一列火车的速度是20米/秒,另一列火车的速度是68.4千米/时。开出后两列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经90分相遇。两个火车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析:在90分钟的时间里,两列火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行驶的路程如果分别为s1和s2。那么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s应等于s1和s2的和。 答案:已知:υ1=20米/秒 υ2=68.4千米/时 t=90分 求:s 解:其中一列火车的路程 s1=υ1t =20米/秒×90×60秒 =108×103米 =108千米 另一列火车的路程 s2=υ2t =68.4千米/时×时 =102.6千米 两个车站间的距离 s=s1+s2 =108千米+102.6千米 =210.6千米 答:两个火车站之间的距离是210.6千米 考点分析: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 例5. 从甲地到乙地全长60千米,汽车以3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15千米后,接着又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解析:汽车行驶的总路程是60千米。汽车在前15千米行驶的速度是30千米/时,由此可以求出汽车行驶这15千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汽车在后一段行驶的路程是60千米-15千米=45千米。速度是45千米/时,汽车在后一段行驶的时间也是可以求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根据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和总的行驶时间求出它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了。 答案:已知: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s=60千米 s1=15千米 υ1=30千米/时 υ2=45千米/时 求:v 解:汽车在前15千米行驶的时间 汽车在后一段行驶的路程s2=s-s1=60千米-15千米=45千米,行驶的时间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40千米/时 答: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每小时。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例6.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而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______________汽车运动得最快。 解析:甲、乙、丙三个人各以自己为参照物,即事先假定自己为不动的物体来观察另外两辆汽车的运动。从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可以断定乙汽车和甲汽车运动得一样快。从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和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往后退,可以断定丙乘坐的汽车行驶在甲乘坐的那辆汽车的前面,所以它运动得最快。上面的两个判断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 正确答案:丙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参照物这一概念的理解 【速度典型例题】 例1.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船? 青山???????? B. 青山 船?????????? C. 青山 水?????????? D. 水 青山 分析:本题是关于参照物的选择的问题,在选择参照物时我们首先要明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