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练习题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必修二练习题2
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核基因只在细胞核中转录,而翻译则完成于细胞质中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细胞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2.翻译遗传信息时,一种转移RNA ( )
A.可以识别并转移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B.只能识别并转移一种氨基酸
C.与其他tRNA一起,共同识别并转移一种氨基酸
D.与mRNA一起,共同识别并同时转移一种氨基酸
3.让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豌豆,且两者的比例大约为3︰1。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B.C.D.在豚鼠中,黑色对白色是显性毛皮粗糙对毛皮光滑是显性。能验证豚鼠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组合是()
A.×白色光滑→黑色光滑∶白色光滑=18∶16
B.×白色粗糙→25黑色粗糙
C.×白色粗糙→黑色粗糙∶黑色光滑∶白色粗糙∶白色光滑=15∶7∶16∶3
D.×白色光滑→黑色粗糙∶黑色光滑∶白色粗糙∶白色光滑=10∶9∶8∶11
17.在田野里选取一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将其根部刨出。然后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的两段,埋入装有相同潮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待蒲公英发芽后,将这两段根取出,分别移栽到装有相同沃土的花盆A和花盆B中培养。培养过程中A花盆放在背风向阳处(在花盆上加盖玻璃罩);B花盆放在向风荫蔽处。经过一些日子发现,A花盆中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B花盆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A.两盆蒲公英叶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两盆蒲公英的基因型相同,其表现型不同是由环境引起的
C.两盆蒲公英叶片的差别是基因突变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向风荫蔽的环境对蒲公英进行了自然选择,淘汰了叶缘大、缺刻小的植株
18.将杂合高茎豌豆进行多代自交,下列坐标曲线图中,由连续若干代子代显性纯合子所占比值连接而成的是( )
19.基因型分别为EeFF和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进行分析时,发现染色体组成为44+XXY,,是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八倍体
22.下列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据此产生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丁系谱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8
C.甲、乙、丙、丁都可能是苯丙酮尿症遗传病的系谱图
D.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病的系谱图
23.某地人群中,约10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与该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从理论上预测他们生一个患白化病女孩的概率为( )
A. 1/600 B. 1/800 C. 1/1200 D.1/1600
26.经过诱变,DNA分子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G-C和U-A,A.G-C B.分别为U-A、A-TC.C-G、A-T D.分别为-A、C-G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aa个体占%,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O型血IA IA或IA i为A型血,IBIB或IBi为B型血,IA IB为AB型血IA iXHXh的女性与AB血型的正常男性结婚,其子女的情况是( )
A.女孩是杂合子的几率为7/8,并且肯定不是O型血
B.男孩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4,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C.若第一个孩子为型血,为A型血D.他们生一个健康的AB血型男孩的概率为1/8
31.已知西瓜红色瓤(R)对黄色瓤(r)为显性。第一年将二倍体黄瓤西瓜种子种下,发芽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以该四倍体西瓜植株为母本,以二倍体纯合红瓤西瓜为父本进行杂交,所结西瓜中有种子,第二年种下该种子得到三倍体植株,开花后授以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即可结出无籽西瓜。(1)用秋水仙素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是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