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镇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
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和滑坡两种类型,全镇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4个,包括滑坡11个、崩塌3个,分别占灾害总数的79%和21%。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上看,崩塌和滑坡大多发生于雨季内(5~10月)。旱季发生的崩塌、滑坡,一般都发生在露采矿山的边坡、排土场和公路沿线等人为工程活动比较剧烈的地段。
2009年我镇地质灾害高发期为6~10月,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主要是月山村、盖山村、虎山在汛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土方坍塌现象,我镇相关部门与所在地村(社区)委员会积极参与和配合,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地落实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和工作,汛前及时预报,及时疏散、转移群众。由于措施得当,整个雨季中并未造成人员受伤。
2010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单点暴雨及长时间连续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我镇1~4月降雨量偏少;5月降雨量正常稍偏多,全年雨季在5月中旬前后开始;主汛期为6~8月;9~10月降雨量正常至偏多,有一般性的秋季连阴雨天气;雨季在10月中旬前后结束。
我镇近年来城镇发展迅速,房屋、公路、矿山及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活动逐年增强。辖区内一些在建和拟建的大型工程,均可能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段。磷矿采空区、采砂场、采石场也将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区。
根据2009年我镇地质灾害现状和危害特征及2010年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预测,预测2010年我镇地质灾害有如下特征:
1.地质灾害类型
2.地质灾害发生时间
6~10月,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工程诱发灾害的时间具不确定性。
我镇地质灾害活动有老灾点危害继续扩大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不断增大的趋势,由于治理难度大、条件差,治理措施难以有效到位等原因,灾害活动性不断增强,危害性进一步扩大,从总体看,2010年我镇地质灾害的活动和危害仍保持较高水平。
(一)选取原则
1.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威胁公路、重要基础设施;
3.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灾害规律明显;
4.曾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影响较大;
5.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根据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选取原则,确定辖区范围内的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3个:
1.仁义村委会月山村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7户群众的安全。
2.礼智村委会盖山村都存在山体滑坡的隐患,威胁8户群众的安全。
3.郑和路社区月山村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20户群众的安全。
4.月山社区盖山村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8户群众的安全。
5.酸水塘村委会山体滑坡隐患点,威胁8户群众的安全。
6.太史村委会五组火陡箐,由于农户在坡脚建房,损坏了坡脚,已造成局部塌方。
7.甸心村委会老虎山,由于土质松软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8.甸心村委会仙鹤村灌溉沟存在崩塌隐患。
9.汉营村委会西汉营村“古二”公路地段公路边坡崩塌隐患。
10.古城村委会老鸦洞箐,由于开矿挖掘,形成陡面山体容易山体滑坡。
11.汉营村委会小团山,由于开矿排土形成松软山体,容易山体滑坡。
12.中谊村委会关山顶一片,山体松软容易造成山体滑坡。
13.旧寨爬齿山云南西仪工业有限公司抽水站石块崩塌。
一般情况下,主汛期就是我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10月。各村(社区)委员会及民政办、国土所、城管办、企业办等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实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统一部署,逐步落实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重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监测预报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并加强重点区域地灾监测预警工作。
2010年全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目标是:发生地质灾害时,力求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为实现防灾减灾目标,各村(社区)委员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管理机构,落实责任制,充实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工作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2.利用广播、标语、传单等宣传媒介宣传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及防灾减灾措施,增强广大民众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强化减灾意识,为防灾减灾工作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
3.对辖区内所有矿山企业地质环境现状、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活动特点、危害对象、危害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