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知识大全新手入门必备资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软件生命周期 () 的六个阶段
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
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
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
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这一阶段做得好,将为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
础。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同样需求也是在整个软件开
发过程中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因此我们必须制定需求变更计划
来应付这种变化,以保护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3、软件设计
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
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软件设计一般
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好的软件设计将为软件程序编写打
下良好的基础。
4、程序编码
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
码。在程序编码中必须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以
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5、软件测试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整个测试过程分单
元测试、组装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测试的方法主
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
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意
性。
6、运行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软件开发
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
户的要求。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
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从概念提出的那一刻开始,软件产品就进入了软件生命周
期。在经历需求、分析、设计、实现、部署后,软件将被使用
并进入维护阶段,直到最后由于缺少维护费用而逐渐消亡。这
样的一个过程,称为 生命周期模型 ( )。
典型的几种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迭代
模型。
瀑布模型的特点 (文档是主体),很多的问题在最后才会暴露出
来。迭代模型比瀑布模型问题暴露的要早;快速原型法比瀑布
模型直观。
3. 软件测试概念
广义概念:指软件生存周期中所有的检查、评审和确认工作,
其中包括了对分析、设计阶段,以及完成开发后维护阶
段的各类文档、代码的审查和确认
狭义概念:识别软件缺陷的过程,即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不
一致
标准定义: 是指使用人工和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
程,目的在于检验其是否满足规定的需要或弄清楚预期结果与实
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4. 软件测试目的
? 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软件中的各种缺陷
? 测试只能证明软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软件不存在缺陷
? 测试可以使软件中缺陷降低到一定程度,而不是彻底消灭
? 以较少的用例、时间和人力找出软件中的各种错误和缺
陷,以确保软件的质量
5.软件测试原则
? : 一种权衡投入 / 产出比的原则
? 保证测试的覆盖程度,但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
? 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 越早测试越好,测试过程与开发过程应是相结合的
? 测试的规模由小而大,从单元测试到系统测试
? 为了尽可能地发现错误,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来测试
? 不能为了便于测试擅自修改程序
? 既应该测试软件该做什么也应该测试软件不该做什么
6.软件测试的的重点
? 测试用例的设计
–测试用例的设计是整个软件测试工作的核心
–测试用例反映对被测对象的质量要求,决定对测试
对象的质量评估
? 测试工作的管理
–尤其是对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大型软件系统,其测试
工作涉及大量人力和物力,有效的测试工作管理是
保证有效测试工作的必要前提
? 测试环境的建立
–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测试环境一致
7.黑盒测试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