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苏省企业会计资格考试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基础考试要点
总论
主要计量单位:货币
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
持续经营:为核算中的财产计价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提供前提条件。
会计分期: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权责发生制:以费用使用时间为统计标准
收付实现制:以费用发生时间为统计标准
有价证券:
企业财物:
债权、债务:债权是指别人欠我的(一般是应收),债务是指我欠别人的(一般是应付或应缴)。
资本: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支出包括费用和成本。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所有者权益增加,投资人又未额外投钱
支出:花钱即为支出
会计本质是管理活动
会计处理方法:应收、应付、预提、待摊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第2层次的划分。主要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特征:⑴预期带来效益;⑵受企业资源控制;⑶过去交易形成
资产分类: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等)
负债特征:⑴企业现时义务;⑵预期利益流出;⑶过去交易形成
负债分类:流动负债(1年内偿还的),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分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分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会计科目: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第3层次的划分。按会计要素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按信息的详细程度和统驭关系: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P24页的表2-2要求会背
会计等式与复试记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复式记账法:⑴如实反映资金运动;⑵便于检查;⑶会计科目形成体系,试算平衡,确保无误;⑷我国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⑴每笔业务都要在2个或2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法;⑵一般“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和权益、收入的减少;“贷”表示资产、费用的减少和权益、收入的增加;⑶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内容;掌握经济业务来龙去脉;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
会计分录:⑴三要素:应借应贷方向、对应会计科目名称、应记金额;⑵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
试算平衡:⑴根据资产与权益和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的记录进行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⑵分类:发生额试算平衡、余额试算平衡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⑴联系: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⑵区别: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作用不同;
平行登记的要求:所依据的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合计金额相同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按用途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按来源分: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以及内容分: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原始凭证按格式分: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原始凭证内容:名称、日期、编号、接受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金额)、填制单位签章、有关人员签章、填制人、凭证附件
原始凭证填制要求:
由经办人员填制
原始凭证有错: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盖单位印章。金额错误一定要重开,不能更正。
办理收款或付款后,应在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
原始凭证审核: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P57
记账凭证按内容分: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记账凭证按填列方式分:复式凭证、单式凭证
记账凭证内容:名称、填制日期、编号、内容摘要、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记账标记、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各有关人员签章
记账凭证填制要求:编号连续(分数编号法)、发生错误(用红冲)
由会计人员填制
如有剩余空行,应划线注销
同一原始凭证编制几张记账凭证的,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记在哪张记账凭证中
对真实、合法但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并报告领导
用于结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