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形态控制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形态控制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是一类特殊的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生物医学、食品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纳米纤维的形态控制是实现材料性能优化的关键之一。然而,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的形态控制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纳米纤维形态的稳定性不佳,制备工艺复杂等。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形态的控制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制备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的原料制备及工艺优化;
2.通过改变制备工艺控制纳米纤维的形态,研究不同形态的纳米纤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纳米纤维形态进行表征与分析;
4.对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进行纯化和功能化处理;
5.研究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
三、研究意义
1.通过形态控制提高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的稳定性;
2.研究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在不同形态下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为材料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3.纳米纤维的纯化和功能化处理,则能够扩大其应用领域;
4.为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食品包装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四、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原料制备、纳米纤维形态控制、纤维性能测试、表征分析等。对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进行纯化和功能化处理,为材料在生物医学、食品包装等领域应用提供支撑。
五、预期结果
通过对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形态控制及其性能研究,预计能够得到以下结果:
1.探究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形态控制的优化方法,提高纳米纤维的形态稳定性;
2.得到不同形态的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基础性能数据;
3.为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的纯化和功能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4.提供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食品包装等领域应用的技术支撑。
六、研究进度安排
本次研究计划为期一年,具体的研究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季度:文献研究,原料准备,纳米纤维制备工艺流程确定;
第二季度:纳米纤维形态控制,改变工艺优化形态;
第三季度:纤维性能测试,表征分析;
第四季度: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纯化及功能化处理;
第五季度: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应用研究,结果总结。
七、参考文献
1.Li,D.;Xia,Y.ElectrospinningofNanofibers:ReinventingtheWheel?Adv.Mater.2004,16(14),1151–1170.
2.Li,J.;Li,Q.;Chen,X.;etal.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polyvinylalcohol/silkfibroinblendnanofibrousscaffolds.CellularPolymers2013,32(5),309–320.
3.Kim,K.;Kim,Y.H.;Lee,S.B.Controllingthediameterofelectrospunpoly(ethyleneoxide)fibersusingvariouscollectors.Macromol.RapidCommun.2005,26(24),1902–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