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机械运动(知识清单+专题突破)-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人教版)(原卷版).docx
第1章机械运动
知识清单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及其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km、dm、cm,其中1km=________m=________dm=________cm;常用的基本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进行读数时,首先要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读出满足整数个刻度的________值,然后再读出________值,即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3.时间及其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h、min,1h=________min=________s;常用的基本测量工具是停表.
4.误差: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总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误差.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路程相同,比较________的长短;②时间相同,比较________的多少;③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比较________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即速度.
2.速度: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公式为___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_.
3.直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可将直线运动分为__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___直线运动.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
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时,用________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用________测量出小车通过对应路程所用的时间,最后通过公式________求出平均速度.
专题突破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解读:
1.长度的测量是中考的热门考点,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正确使用刻度尺,做到“六会”。
(1)测量前:
①会认
认零刻线,如果磨损可以利用其他整刻线会认?
认量程,即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认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着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
②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2)测量时
③会放:要放正,不能倾斜,且有刻线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
④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⑤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⑥会记:所记结果要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时间的测量主要考查停表的读数。
(1)大表盘
①计时单位:秒(s)30s??
②常见一圈时间30s或60s?
(2)小表盘
①计时单位:分(min)
②常见一圈时间15min或30min
(3)记录时间:大、小两表盘读数之和.
(二)典例突破
例1.(1)(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请读出如图中测量工具的读数:
图乙机械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2)(2022·湖南常德)图中的物块长度为______cm。
专题二、参照物与机械运动
(一)专题解读:
1.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体被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果一般不同。
2.参照物并不一定是静止的物体,但一旦被选为参照物,不论原来该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的,都应该视其为静止不动。
(二)典例突破:
例2.(2022·江苏扬州)小明和家人在瘦西湖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垂柳 B.他乘坐的船 C.河岸 D.五亭桥
专题三.实验——测平均速度
(一)专题解读: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不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实验,只有少数地区会考。试题关注的是刻度尺和停表的读数,以及运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二)典例突破:
例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从A点开始沿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甲:
乙:
(1)小球甲乙通过AE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则,小球甲在A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小球乙在A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球乙在做__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
(3)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4)小球乙在_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5)如图中三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大致反映出小球乙运动的是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B.C.
专题四.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