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9高考最后冲刺(一).doc

发布:2017-07-19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届高考冲刺理科综合物理专项训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4.鸵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鸟。有人说它不会飞是因为翅膀退化了。如果飞翔的必要条件是空气的上举力F至少与体重mg平衡。若上举力F满足。其中k是常数,S是翅膀的面积,v是飞行速度。设鸟的几何线度为l,质量,翅膀的面积。若燕子的最小滑翔速度大约是20km/h,而鸵鸟的线度l约是燕子的25倍,估算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是多大才能飞翔( ) A.10km/h B.100km/h C.500km/h D.4km/h 15.在电路的MN间加一如图所示正弦交流,负载电阻为100Ω,若,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金属框,向左匀速穿过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磁场仅限于虚线边界所围成的区域内,该区域的形状与金属框完全相同,且金属框的下边与磁场区域的下边在一直线上.取顺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金属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做以Q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运动。O为椭圆的中心,M、P、N为椭圆上的三个点,M和N分别是椭圆上离Q最近和最远的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在M点速率最小 B.电子在P点受到的库仑力的方向指向O点 C.椭圆上N点的电势最低 D. 电子从P点到N点系统电势能增加 19.物质A由放射性元素甲构成,物质B由放射性元素乙构成,已知甲元素的半衰期大于乙元素的半衰期。t=0时物质A、B所含的元素甲和乙的物质的量相等。t=t0时元素甲和乙在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目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时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甲元素的原子核数大于乙元素的原子核数 B. t=0时单位时间发生衰变的甲元素的原子核数小于乙元素的原子核数 C. t=t0时甲元素的原子核数大于乙元素的原子核数 D. t=t0时甲元素的原子核数小于乙元素的原子核数 20.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m/s,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此时x = 8m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t=8.5s时( ) A. x = 0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加速度 B.x = 2m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 C.x = 4m处质点在负向最大位移处 D.在这8.5s内,x = 6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4cm 21.如图所示,一段截面是正方形呈直线的光导纤维处于真空中,长为L,折射率为n。当入射光从光导纤维一端面斜入射时,这束光从另一端面射出的最长时间。(真空中光速为c,光线没有从上下界面射出。)( ) A. B. C. D. 三、实验计算题 22.(18分) Ⅰ.(6 分)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我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小球A、B分别用长为L的细轻线悬挂在一固定点,小球B在靠近小球A侧粘有少量橡皮泥,两小球A、B(包括橡皮泥)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现把小球A拉离平衡位置一角度,小球B静止于平衡位置,然后释放小球A,小球A与小球B发生正碰,由于小球B粘有橡皮泥,碰后两小球粘在一起。在两小球的右侧放一块竖直挡板,不断改变挡板的位置,使碰后两小球刚好与之接触,测量得到两小球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水平距离为d。 (1)通过所测量的数据得到碰后两小球摆起的最大偏角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初始角度 (2)用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的等式 ▲ 。 Ⅱ.(12分)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精确测量一未知电阻,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器材(代号) 规格 待测电阻(R)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滑动变阻器(R1) 电源(E) 电键(K) 导线若干 阻值约3k 量程0.6A,内阻未知 量程1.5mA,内阻未知 量程15V,内阻r1=15k 量程3V,内阻r2=3k 总阻值20 电动势5V,内阻很小 (1)电流表选 ▲ ,电压表选 ▲ 。 (2)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3)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 ▲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22.Ⅰ(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