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蛋白质定量.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化科技學系 酵素純化與分析 5
5 蛋白質定量 :
請注意以下三點酵素與蛋白質定量的基本問題 :
a. 蛋白質量與酵素活性不必定成正比:
酵素是一種蛋白質,因此測定純質酵素樣本中的蛋白質量,大致可說是該酵素的含量。
但須注意酵素是具有活性的分子,蛋白質含量很高的,不見得活性就高。
b.慎選標準品:
蛋白質定量需要一已知的標準品,以求得標準曲線 ,一般採用白蛋白(albumin) 或免疫
球蛋白(immunoglobulin) ,使用不同的標準品所得到的結果,會有極大的差異。
c. 注意干擾因子:
樣本中的雜質或緩衝液都可能影響定量 ,因此檢測時濃度較高的樣本,所得結果可能會
低估 ,而稀釋倍數較大的樣本,因所含干擾物質被稀釋 ,測定值比較可靠。
5.1 Biuret 法:
銅離子在鹼性溶液中,可與蛋白質胜鏈上的 carbonyl 基結合,生成紫色複合物 ,兩個
carbonyl 與一個銅離子結合成類似雙縮脲(biuret) 複合体,因此若蛋白質濃度越濃,其呈
色就越高。然而其精確度較差(數mg) ,且受到樣本中硫酸銨及Tris 干擾,但準確度較
高且不受蛋白質的種類或成分之影響。後來由biuret 法發展出更靈敏的BCA 呈色法 ,
利用兩分子bicinchoninic acid 與結合在蛋白質上的銅離子反應 ,進一步的呈色使精確度
大大提升。
5.2 Lowry 法:
也是上述biuret 呈色法的延伸,當銅離子與胜鏈形成複合物後,可再與Folin-Ciocalteau
試劑的phosphomolybdic-phosphotungstate 作用產生藍色物質,蛋白質中的芳香族胺基酸
也會與Folin-Ciocalteau 試劑結合呈色,因此比Biuret 更靈敏(約0.1 mg) 但反應步驟較
多,也受到硫酸銨及硫醇化合物的干擾。步驟中各項試劑的混合,要特別注意均勻澈底,
否則可能有大誤差。
5.3 UV 吸光法:
a. 芳香基團:
胺基酸的芳香基團在280 nm 有吸光,蛋白質胜鏈骨架上的carbonyl 基團在206 nm 附近
有吸光 ,蛋白質濃度越濃則吸光度就高。由於各種蛋白質所含芳香族胺基酸組成不一,
在280 nm 的吸光能力亦不同,可以分子消光係數(molar extinction coefficient) 表示。
b. 分子消光係數:
EPA 2018 67
酵素純化與分析 5 國立臺灣大學
一般以E (1%, 280 nm) 來表示,大部分蛋白質在4~ 15 間(平均為10) 。若某蛋白質E 值
為10 ,其溶液在280 nm 吸光值為1 ,則此蛋白質的濃度為1 mg/mL 。可以下式計算︰
吸光值 = E × b × c
(c 為蛋白質% 濃度,即每100 mL 所含蛋白質的克數;b 為光徑 1 cm)
c. 略估蛋白質濃度:
此法只有在蛋白質純度很高時,才能精確測定,但若將普通蛋白質的E 值平均定為10 ,
則對粗抽取液的略估相當方便:在280 nm 的吸光值為1 時,濃度約為1 mg/mL 。
5.4 Coomassie Blue (dye binding) 法:Bradford Method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CBG) 在過氯酸溶液中呈紅棕色,但與蛋白質結合後則變
成藍色,呈色可測595 nm 波長的吸光。此法方便靈敏(數十 g) ,且可使用微量滴定盤
進行分析,降低試劑用量,方便大量樣本的操作。請注意電泳膠片染色所用的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是同系列的另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