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常牙龈解剖的临床表现及灼口综合症口腔症状辅导.doc

发布:2017-09-08约1.1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口腔内科主任医师考试辅导 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是口腔内科学主任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和常见考点,现医学教育网整理总结如下: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它由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 一、游离龈 游离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 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龈沟。 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 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二、附着龈 01.附着龈自游离龈沟向根方直至与牙槽黏膜相接。 附着龈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附着龈表面角化程度高,对局部刺激有较强的抵抗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02.点彩是健康牙龈的特征。 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当牙龈恢复健康时,点彩又重新出现。 03.正常附着龈的宽度因人、因牙位而异。 三、龈乳头 龈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 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 灼口综合征口腔症状-口腔内科主任医师考试辅导 灼口综合征口腔症状是口腔内科学主任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和常见考点,现医学教育网整理总结如下: BMS共有三组症状与一组相关症状,即口腔灼痛、口干、味觉异常以及全身神经精神相关症状。 BMS主要表现为舌灼痛症状上。BMS的定义应是“舌及口腔粘膜的灼痛”,是指舌及口腔粘膜的色质、形态、功能无任何异常,临床检查时无异常,自感舌尖部、舌缘、舌根有辣痛、刺痛、烧灼育、轻度持续性、表在性,局限的自发性痛。 BMS的主诉:明确疼痛的占80%左右,异样感约70%,肿胀感3%,刺痛感2.5%,灼热感2%.其它有麻痹感,搔痒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BMS的部位:出现率依次为舌尖部、左舌缘、右舌缘、左舌根、右舌根、舌根背部,其中舌尖和舌侧缘占69%左右,并多为游感性,自感痛点部又摸不到痛的部位。此外,硬腭前部、下唇前部、下唇部,牙槽、龈沟等部位也可出现症状。 BMS的表现:灼痛程度有半数以上为轻度,每于上午减轻,午后逐渐明显,傍晚疼痛加重,另一特点是讲话,饮食时并无影响,甚至不感到疼痛,当休息及安静下来时灼痛又出现。中度疼痛约占35%,极少有剧烈疼痛的。灼痛的频度:有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亦有一天中经常的、时时的或有时的灼痛。 BMS发病年龄:流行病统计在40~49岁妇女中患BMS的占15.7%,男性30~59岁占3.8%.在BMS病例中40~45岁女性患者约占半数,其中家庭妇女可占66%.有人认为60岁以上的老年期发病可达68.5%. 病程:病史可历半年~15年或更长。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