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儿科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技巧.ppt

发布:2016-09-06约3.1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学会诚恳、诚信。 尊重、同情患儿护士服务的对象是 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古代孙思邈说过“人之生命,贯于千金” 护士工作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艺 术。 在接诊中要无条件地接受病人,要尊重 关心、同情、爱护患儿,对患儿及家属 不能有任何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 在沟通中,要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要对 患儿细心、爱心、耐心。 3.学会交流 护患之间的沟通,大多是通过语言交流 来完成的。在儿科主要是和心情焦虑的 家长及患儿交流。 常言道:良药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 月寒。 在与患儿及家属交谈中,要加强语言修 养,注意说话技巧,学会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自然坦诚, 说得体的话,做得体的事。 尽量满足不同层次患儿及家属的需要。 尽可能使用安慰性、礼貌性、保护性的 语言与之交流。 多用赞美,鼓励的语言 反之,任何一句粗暴语言也会使家属产 生误会和不信任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护患 纠纷。 Q:护士准备给一位4岁的小男孩打针,下列哪项护理语言最有帮助? A:“你会觉得有点疼,但你是一个小伙子,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一切的。” B:“你已不是一个婴儿,我知道你不会哭。” C:“可以让你的妈妈握住你的手。” D:“如果你表现好,我就奖励你。” 赞美性语言 4.学会倾听 听是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咨询的过程。 倾听痛苦是一种喧泄和疏发(情绪转移) 认真倾听是护士对患儿家属尊重的表 现,有助于护患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耐心倾听并正面直视谈话的对方, 必须听完谈话的 内容。交谈中尽力 了解对方的真正含义,不可随意中 断对方的谈话。 能听清对方说话较为适当,避免注意力 不集中。 与病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保0.5-1m 的距离。 注意不适的动作,如不时的看 表,给对方及时的回应和适当 的鼓励,尽可能耐心、专心、 和关心地倾听诉述并有所反 应 5.学会非语言沟通技巧 儿科护士的服饰、仪表应端庄、大 方、亲切,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时护士的—个微笑,眼神 手势胜过几句话语。适当的 拥抱、抚摸也带来意想不到 的效果,缩短护患之间的距 离 如在做治疗和护理时,对年长儿可轻拍 身体,面带微笑,给予鼓励肯定的眼 神,对年幼儿可拥抱、抚摸。会消除患 儿紧张情绪,增加患儿的信任感,主动 配合治疗和护理 思考题 促进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如何与一位爱哭的患儿进行沟通呢? 儿科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技巧 ** 2013.6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讲这个专题? 调查显示:30% 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 83.3% 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 33.3%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 研究表明:77.78%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流一次;86.9%患者选择护患沟通内容与疾病有关;80%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 摘自医学教育网 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 儿科素称“哑科”,面对的是焦虑烦躁、对孩子疼爱有加父母亲 对儿科护理期望值不断增加 因此,如果在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医 疗纠纷。 沟 通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正常有效的沟通,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 证各部门及单元工作的协调一致,提高工作效 率的基本条件。 儿科护患沟通的目的 目的 护士与患儿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其目的在于减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信任感,达成一致共识。有效的沟通与患儿的康复有着密切联系。 儿科护患沟通的意义 1 儿科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是处理护患关系的主要内容。 2 有利于增加护患之间感情,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3 有利于获得患儿完整的病情资料,为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儿科疾病的特征及患儿的特点 儿科疾病的特征 ⒈各年龄阶段儿童患病种类不同 ⒉病情易反复且变化多端 ⒊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 ⒋免疫系统功能未完善,防御疾病能力差 ⒌小儿对致病因素所致的病理反应与成人不同 ⒍与成人疾病种类有很大不同 患儿的特征 自我表达能力差 对疾病的忍受能力低,反应性强 情感控制能力低 检查及治疗时不易合作 患病后心理变化大 自尊心强与心理承受能力的不相适应 患病后依恋及依赖性增强 家长的心理直接影响患儿的情绪 儿科家长心理特征与调适 家长常见的心理特征: 焦急 不信任感 期望值过高 护士与家长的心理调适策略: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妈妈/爸爸 尊重 倾听 在儿科护理中,虽然面对的是病儿, 但所与之接触交流的却是患儿家属。 因此,要想圆满完成对病儿的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