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有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word版下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有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word版下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改革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学生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价或讨论法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贸易纠纷案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如课程设置中的任务三《价格核算》是本门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掌握六种常用贸易术语的用法是很难的。对此,在本任务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穿插案例教学的策略,在解释完每个贸易术语之后都插入一个现
[摘 要]本文主要就《进出口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如何适应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岗位的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旨在通过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子商务;课程改革
[]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2-00-02
1 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初步具备进行出口与进口交易的实际能力。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法律、法规;具有国际贸易进口与出口的一般认识能力;具有贸易谈判及合同签订能力;具有价格核算、运费、保险费及佣金的计算能力;具有根据合同缮制发票、提单、汇票等相关单证的具体操作能力。原有的教材体系过于强调理论,并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动手强的特点。因此,根据本课程所涉及的几个能力点在内容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
1.1 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删去一些过时理论,压缩专业理论课程中的纯理论,以及交叉课程中的重要理论。如进出口贸易流程具体可分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存档备案等七个大的模块,在这七个模块之中又可以细分成市场调查、寻找客户、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起草合同、催证审证改证、备货、租船订舱、报检、报关、保险、装船、制单结汇、核销退税、争议解决、存档备案18个环节。因涉及的环节较多,所以针对市场调查、寻找客户等一些交叉理论及争议解决、存档备案等次要环节,在讲解的过程中只做简单介绍,让同学们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自己动手做来强化知识。
1.2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集中式的实践教学
根据过去的教学计划,本课程是由6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2周的实践教学组成,理论教学安排在第三学期,而实践教学安排在了第五学期的模块教学中,因为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需要重新回顾,既耽误了实训时间,又影响了实训效果。因此,对2008级电子相关范文由写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了调整,将64学时的理论教学安排在第二学期,在本学期末就安排了2周的模拟实训,这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到我校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利用浙科模拟软件模拟完整的进出口业务程序,通过国际商务环境模拟、业务角色扮演和出口业务操作,使学生对进出口贸易流程有感性认识。
1.3 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增加情景训练
如在每个任务结束后都会设置一个实际业务模拟训练,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调研(起草调查报告)、了解产品(收集相关信息)、寻找客户(书写建立贸易关系往来函件)、进行磋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起草合同、缮制结汇单证等,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贸岗位动手能力,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效融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发现理由、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综合能力。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优化调整,满足了高职高专“以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教育特色,侧重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而实现了将所学知识及能力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
2 改革教学策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传统的教学策略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做和学,因此,为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尝试了任务驱动法、典型理由评价或讨论法、研讨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
2.1 任务驱动法
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任务导入—背景知识—任务实践—任务反馈—知识扩展”的驱动模式,在课程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这些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即使遇到没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在学校培养的自我学习策略来解决理由。
2.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