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已经成 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保障国民经济的 适度增长和促进就业及稳定社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然而,自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以来,大批中 小企业纷纷倒下,究其原因,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制 度存在盲点是关键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内部控 制的现状入手,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位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经营规模小、从业人员少、经 营权和所有权合一、抗风险能力弱而数量众多的经济 体,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 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 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经济和国民发展具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位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制度中起着指引作用。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 号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被
审计单位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
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 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可见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内部控制0标定位还处于低层 次的查错防弊阶段,还没有体现内部控制在企业战略 管理上,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强化企业竞争力上的 重要作用。其涵盖内容过于狭窄,与现代企业的发 要求不相适应,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很难充分发 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 平较落后,人员素质不高,资金缺乏,会计基础工作 簿弱,核算方法不规范,组织机构不合理,没有很好 执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要内 部控制一下满足更高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是不可行的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在保障现 有的目标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内部控制目标范围,逐步 提高目标层次,使内部控制的建立逐步与企业战略发 展计划相结合,避免并减少经营风险,助长企业发展, 增强竞争实力。[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业主 认为企业利益是由各项业务挣出来的,而不是由内部 财务管理管出来的;认为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 制会束缚自己及员工的发展。理解偏见,使这些领导 忽视内部控制制度对生产和业务活动的作用。人员素 质,专业道德不均衡,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是不可避免 的。另外,长期以来,正规会计教育或会计继续教育, 内部控制的内容非常简单和不系统,从而财务人员的 内部控制知识也非常淡薄。例如,没有会计记录管理 公司,收银员可以轻松获得以前的年度会计信息。这 些无疑为内部控制的基本工作顺利发展带来了巨大的 隐患[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虽然有部分中小 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仍然不够全面, 没有涵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 个业务领域和管理过程中,达不到国家财经法规和相 关制度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之完整 的内部会计制度,不仅在原始凭证记录管理、配额管 理、计量和验收管理等方面无制度可言,而且在会计 部门职责权限、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 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等方面也混乱无序。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部分中小企业人为改变 会计数据、私自设立小金库、胡乱摊销成本、隐藏收 入、虚报谎报利润、故意逃税等等。
内部控制主体素质不高。作为内部控制行为主 体人,部分中小企业领导者对国家财经法纪、公司治
理和财务制度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实际工作中却 主观臆断、独断专行,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带来一 定的阻碍,也给企业造成相当的损失;部分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没有及时跟上时 代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民营家族式的中小企业所有者 “任人唯亲”,让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任职关键岗位, 比如财务岗位。这些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能力,更谈 不上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合理完善[3]。
内部监督机制薄弱。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监督机 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 计机构,使内部控制监督处于真空状态;部分内部审 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信息及各组织 机构的绩效;部分只重视程序和流程监督,在实际运 行中对高级管理层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部分企业集 体审批机制不严谨,缺乏相应的民主程序;部分企业 重要或关键岗位人员与局管有着“近求”关系,不敢 或不愿地址高管的“霸道”或错误行为;部分企业没 有让工会、党团组织,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以及职工 代表大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其流于形式。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 .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内部控制的 认识。在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内部控制知
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要 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以落实,还必须依靠会计 职业道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