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禾青锑业有限责任公司5000吨年精锑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冷水江市禾青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5000吨/年精锑搬迁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禾青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为满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及冷水江市民营涉锑企业规范整治规划的相关要求,冷水江市禾青锑业有限责任公司拟整体搬迁至冷水江锡矿山涉锑企业集中分布区并实施技术改造。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受冷水江市禾青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实施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作,根据国家有关环保规定,编制本次项目简本,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冷水江市禾青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址禾青镇,整体搬迁至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艳山红居委会地域一废弃的冶炼厂内,项目占地6300m2,属于三类工业用地,地域南面为志荣锑业有限公司,北面为艳山锑业有限公司,东北面为兴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精锑生产规模为5000吨/年,同时配套建设烟气脱硫系统、砷碱渣渣库及其他环保设施。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和投资:
(1)本工程建设内容:
本工程属于搬迁技改项目,总投资为810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工程环保投资估算为600万元,占总投资的7.41%。
表1 工程主要内容及进展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规模 主体工程 淘汰老生产线 焙烧炉:4m2 × 2座
鼓风炉:1.2m2× 1座
反射炉: 6m2 ×1座;12m2 ×1座 锑矿石:4000t/a;五氧化二锑:2000t/a,硫化锑2000 t/a 新建精锑生产线 新建1台1.5m2鼓风炉;新建5台12m2反射炉; 5000t/a精锑 辅助工程 雨水收集系统及处理系统 全厂所有作业场所实施地面硬化,铺设初期雨水收集管网和雨水池,设置循环水、冷却水以及水处理系统等给排水设施 初期雨水池容量180m3,收集初期雨水和地面冲洗水;收集废水经澄清处理后回用;全厂工艺废水不外排 原辅材料等储存设施 于厂区的西面空地建设原料及辅助材料的储存库;库房的容积满足5-7天的物料堆存量;不同性质的原辅材料实施分类堆放 原料和辅助材料等储存场所的建设参照GB18599-2001的有关要求实施,采用封闭式库房以满足防风防雨防渗等要求 公用工程 包括供水、供电等 满足厂内生产和生活需要 环保工程 新建烟气处理系统 鼓风炉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工艺采用钠-钙双碱法;新建50m烟囱 脱硫系统设计处理规模45000m3/h,效率达96%;烟囱建设在满足达标外排的前提下满足不变形不倒塌,满足烟气正常排放的要求 一般固废暂存库 于厂区西南角建设鼓风炉渣渣库、煤渣渣库 一般固废暂存库需严格按照GB18599-2001的有关要求建设,采用封闭式库房以满足防风防雨防渗等要求 新建砷碱渣渣库及除铅渣渣库 于厂内南部新建砷碱渣渣库及除铅渣渣库 搬迁地新建1250m3(2000t)库容的砷碱渣暂存库及100t库容的除铅渣暂存库,暂存库需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有关要求,待区域砷碱渣集中处理线建成后外委其处理,不再于厂内堆存。 (2)生产工艺及生产规模:本项目生产采用火法冶炼工艺,生产规模为99.90%的精锑5000吨/年。
3.建设项目与相关法律、规划等的相符性:
(1)与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锑行业准入条件》的符合性分析见表2。
(2)与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有关内容:“对娄底冷水江地区的涉锑企业进行整合提升,支持区域骨干优势企业跨地域、跨行业兼并重组,地方人民政府统筹引导辖区内涉重金属企业的整合重组;对保留企业要在政策、税收、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加强对“三废”的治理和投入,确保保留的锑冶炼企业扩能提质后,健康有序发展;各涉重金属企业含重金属废水在车间排口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要求;气型重金属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排放要求;防治工业废渣露天堆存及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粉尘的无组织排放;对合法企业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源进行整顿和治理,主要以减少重金属排放、减少污染事故发生。”娄底冷水江市按照规划的要求于2010年对区域涉锑企业实施了整合提升,区域环境有所改善,本项目属于区域涉锑企业规范整治规划中整合保留的企业,项目通过搬迁及技术改造对原有工程实施“以新带老”,加强“三废”治理力度,确保技改后工程符合产业政策,满足“三废”达标外排。项目的实施满足《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
根据《冷水江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年)可知,冷水江市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以自然、人本环境为背景,加强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