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复习课讲义四(光现象).doc

发布:2017-07-23约7.1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 球 雅 思 教 育 学 科 教 师 讲 义 副校长/组长签字: 年 级 : 上 课 次 数 : 学 员 姓 名 : 辅 导 科 目 : 学 科 教 师 : 课 题 光现象 课 型 □ 预习课 □ 同步课 □复习课 □ 习题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 学 目 的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对光现象的理解能力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重 难 点 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作图 能够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规律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 学 内 容 一、光的传播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3.小孔成像实验早在《》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 ? 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射击、激光准直等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 m/s,计算中取C=3×108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 km 二、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例4】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看见了黑板上老师写的字 B.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影 C.在月深人静的夜晚,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蜡烛的火焰在摇动 D.月食现象 【例5】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度夹角,则( ) A.入射角是30度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度 C.反射角是60度 D.入射角增大5度,反射角增大10度 【例6】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如图所示),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面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三、平面镜成像 1.将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放置(若不垂直,蜡烛的像没有成在桌面上,会造成放到B位置的蜡烛和A蜡烛成的像无法重合)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观察蜡烛成的像(B)(正立、等大、虚像)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无像,因为成的是虚像) 4.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大小相等) 5.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距离相等) 6.改变蜡烛A的位置再重做2次(多次实验,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注意:(1)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透明,便于照到像的位置; (2)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总是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而与镜面的大小或物体离镜面的距离无关。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对称法画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7.平面镜应用实例: (1)水中的倒影(反射成的虚像) (2)平面镜成像 (穿衣镜)(3)潜望镜 (两个平面镜) ☆右图中A点为入射光线上一点,B点为反射光线上一点,画出经过A点的入射光线和B点的反射光线。 ☆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